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1高三联考作文“厚与薄”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4 11:38: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1高三联考作文“厚与薄”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

01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位物理学家曾致力于研究某课题,因成绩不佳便转换了领域,结果意外获得了许多新发现。不少同行称赞他“审时度势”,“跨界”思维让他打开一片新天地。但有位大科学家却不以为然,他表示自己很尊敬这位物理学家,却不能容忍这样的做法,这就好比寻找一块木板最薄的地方,在容易钻透的地方拼命钻了许多孔。只有持之以恒地“朝最厚的地方钻孔”,在最吃劲的地方磨砺,才能取到火种。可是也有人说,一辈子钻“最厚的地方”,不如多钻几处“最薄的地方”,那样更有成就感。钻“最厚的地方”还是“最薄的地方”?对个体来说,这是一道事关自我发展的选择题;对国家民族而言,则是事关前途命运的必答题。

处于大发展时代的你,对此有何感触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02读懂材料

这则材料,是由具体事例和类比概括组成。首先,他列举了生活中的实例,一些科学家对研究工作的态度迥异。进而,通过事例的类比,总结出:有的人喜欢持之以恒“朝最厚的地方钻孔”,也有的人讨巧钻几处“最薄的地方”。因此,给考生一个关乎自身发展和国家命运的选择题,“厚”与“薄”,你怎么选?

03审题立意

1、“最厚的地方”意味着困难多、风险大,人生总有绕不开、躲不过的“最厚的地方”。于个人而言,“钻最薄的地方”就是缺乏韧劲,拈轻怕重,遇到难题瞻前顾后;敢于“钻最厚的地方”就是不怕困难,攻坚克难,终将磨砺真本领、收获真才干,拥抱不一样的风景。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2、于国家而言,核心技术突破不了,就会永远受制于人;腐败这个“最大威胁”拔除不掉,就会失去民心;深化改革中的“拦路虎”清除不尽,就会影响前进步伐。这些,都是绕不开、躲不过的“最厚的地方”。直面考验,迎难而上,钻得进去,研究透彻,才有利于开创事业发展、民族振兴的新局面。

3、“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与其跨界发展,不如专一执着,持之以恒,一生做好一件事,必有大成。

4、大发展的时代给予每个人更多的选择机会,审时度势者胜,创新求变者强,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地方,就是找到了人生木板上”最薄的地方“。用巧劲替代蛮劲,大胆跨界,可以在有限的人生获得更多的成就。

5、成长无法抄近道,成功没有短平快。 04示范标题

《“厚”“薄”只辨》

《“厚”乃目标,“薄”乃路径》 《“投机取巧”亦何妨?》 《朝抵抗力的最大路径走》

《取“厚”为之》(文后附有考场佳作和名师点评) 05作文素材

1.“朝最厚的地方钻孔”,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成长无法抄近道,成功没有短平快。陆谷孙教授为完成一部《英汉大词典》,花费了近20年工夫,等到下卷出版时已是年过半百;世界享有盛名的《牛津英语词典》定期更新,有编辑甚至用了一年时间来修订“go”这一常用单词的含义。只有持之以恒地“朝最厚的地方钻孔”,在最吃劲的地方磨砺,才能取到火种。反观现实,有的人缺乏闯劲,拈轻怕重,喜欢简单重复,一味“复制粘贴”;有的人缺乏韧劲,遇到难题瞻前顾后,“总是在奇迹发生前五分钟停止努力”。凡事追求眼前成绩,没有“再坚持一下”的定力,那么这个人是不可能钻透人生的硬木板的。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坠入自怨自艾的陷阱,最终一事无成。

“朝最厚的地方钻孔”,才能收获不一样的风景。王安石写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最厚的地方”往往意味着

困难多、风险大,却也是离成功最近的地方。乡村木匠何夕瑞,立志制作专业小提琴。他一

边从木材学、地质地貌学等基础学科开始研究小提琴制作,一边自学乐理、 乐器知识。 为了

寻找合适的木材,他曾无数次去原始森林,险些丧命;为了达到理想的音色效果,

他首次跨

学科地把提琴研制拓展到生物领域。 他吃尽苦头,

最终研制出了“何氏三圆琴”, 被四川音

乐学院特聘为专业教授。 经常“朝最厚的地方钻孔”, 多到吃劲的岗位上磨练, 一个人终将

磨砺真本领、收获真才干,拥抱不一样的风景。

④钻“最厚的地方”还是“最薄的地方”, 对个体来说,

或许只是一道事关自我发展的选择

题,但对国家民族而言,却是事关前途命运的必答题。譬如,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不了,就会

永远受制于人;

腐败这个“最大威胁”拔除不掉, 就会失去民心; 深化改革中的“拦路虎”

清除不尽,就会影响前进步伐。这些都是绕不开、躲不过的“最厚的地方”。直面考验,迎

难而上,钻得进去,研究透彻,才有利于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⑤“志不求易, 事不避难”今天,

我们仍然需要这种在最困难的地方站住脚、 生下根的那股

劲。朝最厚的地方钻孔,敢于啃硬骨头,砥砺前行,我们将拥有无穷的力量,成就一番“直

2.“朝最厚的地方钻孔”,恰恰能收获别样的风景。王安石写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最厚的地方”往往意味着困难多、风险大,却也是离成功最近的地方。乡村木

2021高三联考作文“厚与薄”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lei48nui17e16g2f5026bod04q39t00p2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