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控制途径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萌喵幼女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控制途径

摘要 农业面源污染是导致目前流域水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介绍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产生原因,并着重介绍生态修复方法和新技术处理方法。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人工湿地技术、STCC技术

随着集约化农业在我国经济中的不断深入与进步,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探讨其来源,并提出相关控制途径和修复措施。

1.面源污染概述

污染物的发生源通常可分为点源、线源、面源、内源,其中,面源污染是指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雨或融雪冲刷的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湾等),并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或其他形式的污染。美国《清洁水法修正案》对面源污染的定义为:污染物以广义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进入地表或地下水体。“微量”是指污染物浓度较点源低,但由于面源污染面积范围较大,其造成的污染往往较为严重。其中,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多样性,实践中的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土壤侵蚀、农田农药化肥流失、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污染等。

2.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比较严重。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告显示,2007年通过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总氮为270.46万t,总磷为28.47万t,分别占同期全国排放的57.19%和67.27%。调查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即将成为我国流域污染的主要因素,我国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同时,在农业集约化程度高、氮肥用量大的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问题。城乡结合部地区是产生面源污染的主要区域,而农村畜禽养殖业污染是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3.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

1)种植业污染:包括化肥、农药、农膜等。

化肥污染是在农业生产中因施用大量化学肥料而引起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研究表明,氮肥的利用率为30%~40%,磷肥的利用率仅10%~15%,钾肥的利用率为40%~60%。化肥的大量使用,特别是氮肥用量过高,使部分化肥随降雨、灌溉和地表径流进入河、湖、库、塘,污染了水体,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长期不合理过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结构变差、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作物减产。

我国农药年产量50万t,位居世界第二。我国施用农药中杀虫杀螨剂占62%,杀菌剂占21%,除草剂占17%。当前农药施用品种较多、乱、杂,约有30个品种。由于农药的利用率低于30%,所以70%以上的农药散失于环境之中,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土壤中农药被灌溉水、雨水冲刷到江河湖海中,污染了水源。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在一定时间内或多或少都有部分残留在农作物上,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增加,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出口贸易。

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万t,残膜率达42%,有近一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覆膜5年的农田农膜残留量可达78kg/hm2。农膜的推广使用给农田土壤带来“白色污染”。农膜属于高分子有机化学聚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逐年积累,污染土壤生态环境。农膜中所含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控制途径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控制途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335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