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信息化_面向对象方法下的薪资会计电算化系统分析
企业管理信息化
——面向对象方法下的薪资会计电算化系统分析
□张 华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191)
摘 要:客观世界是由各式各样的对象组成的,每种对象都有各自的内部状态和运动规律,不同的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就构成了各种不 同的系统,这就是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最好的方法不是构思多么巧妙的方法,而是能够最快捷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面 向对象方法的精髓所在。工资核算子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工资核算与劳资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工资计算比较繁琐,业务量较大。在手工作业中常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因此,在很多企业,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先从工资核算子系统开始。
关键词:对象;类;面向对象方法;属性;分析;模型;脚本;事件;行为;任务;状态;问题领域;数据管理
1.面向对象方法介绍1.1 面向对象的方法
面向对象概念与传统的自顶向下,功能分解的程序设计方法完全不同,它可以保证软件的可复用性。对象指的是一个独立的、异步的、并发的实体,它能“理解一些事情”(即存储数据)、“做一些工作”(即提供服务),并“与其它对象协同”(通过交换消息),从而完成系统的所有功能。面向对象技术能够减轻软件的修改困难。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始出来的软件结构是建立在现实世界的实体或对明的基础上的。它把软件的功能分散到各个对象中间。设计者和用户提出的修改要求大多是功能上的,所面向的对象基本不动。对于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出来的软件来说,软件的修改主要集中于封装在软件对象内部的属性和服务上,只要对象界面不动,整个软件的体系结构可以不动。这种修改的局部化保持了软件结构的稳定性,使得在修改过程中引入新错误的可能性达到最小,同时也减轻了软件修改的工作量和难度,提高了软件产品的质量和软件工程过程的质量。
1.2 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
面向对象技术比之与传统的结构化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直观、自然:建立在客观系统的事物和抽象概念基础上的对象实现了从问题空间到解空间的直接映射,固有的并发性;对象是相对独立的,消息是自动对象工作的唯一途径。
分方式处理:每个对象将功能和状态封装于自身的内部结构中,同时对象的工作也是自治的,不受时间、地点影响,因而使系统在运算处理上具有分布性。
高度的重用性:对象、方法等可重复利用。
功能的共享性:通过对象的继承机制使系统的处理能力得到充分发挥。1.3 面向对象方法的概念
(1)对象:对象是描述该事物的一组属性数据和作用与这些属性数据之上的操作方法;(2)消息:对象之间进行通信的数据叫做消息;(3)类和类层次:一个类定义了一组大体上相同的对象,一个类所包含的操作方法和属性数据描述了一组对象的共同行为和属性;(4)继承性:继承性是类层次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超类和于类之间共享数据和操作方法的机制;(5)封装性:封装是一种信息隐蔽技术,其目的在于将对象的使用者和设计者分开,使用者不必知道对象行为实现的细节,只须用设计者提供的消息接口来访问对象;(6)多态性:在收到消息后,对象予以响应。
1.4 面向对象方法的工作流程
客观世界是由各式各样的对象组成的,每种对象都有各自的内部状态和运动规律,不同的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系统,这就是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按照这种思想,面向对象方法的工作流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对系统将要面临的具体管理问题以及用户对系统开发的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第二阶段,分析问题的性质和求解问题。在复杂的问题域中抽象的识别出对象以及行为、结构、属性、方法等,这一阶段被称为面向对象分析,简称为OOA;第三阶段,整理问题。即对分析的结果作进一步抽象、归类、整理,最终以 范式的形式将它们确定下来,这一阶段被称为面向对象设计,简称OOD;第四阶段,程序实现。既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将一步整理范式直接映射为应用程序软件,这一阶段被称为面向对象的程序,简称OOP。
2.面向对象的分析
2.1 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工资核算子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工资核算与劳资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企业中,主要由财会部门进行工资的核算、分配和发放。工资的管理部门一般为劳动人事科,主要负责职工调入、调出、晋级、调资、招工、奖惩等劳动管理工作。工资计算比较繁琐,业务量较大。在手工作业中常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因此,在很多企业,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先从工资核算子系统开始。
现在通过面向对象的方法对工资管理业务进行分析,得到新的系统模型以便解决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更快捷的进行工资管理。
2.2 需求说明
(1)登记与职工工资核算和管理有关的原始数据;(2)及时处理企业职工调入、调出、内部调动、调资等数据;(3)按工资发放单位正确计算职工工资,输出“工资结算单”和“工资条”,为及时发放职工工资提供准确的依据;(4)逐级汇总、统计企业各级单位为发放职工工资所需要的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数量,输出“票面张数表”(有些企事业单位由银行代发工资,不存在票面统计问题);(5)逐级汇总企业各级单位的汇总工资费用,输出“工资费用汇总表”;(6)按照规定比例计提职工福利费和工会会费;(7)按工资的用途,进行工资费用和职工福利费的分配,输出“工资费用分配表”;(8)根据“工资费用分配表”编制转帐凭证,传输帐务处理子系统和成本核算子系统,以便汇总入帐和计算产品成本;(9)按月进行工资管理信息处理。
2.3 识别对象和类、事件
对象:财务人员,工资计算表,工资统计表,工资计算单,工资条,票面分解文件,工资汇总表,工资费用分配文件,转帐凭证文件,各类报表。
事件:登记工资原始数据,审核数
管理观察 2008年9月
·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1企业管理信息化_面向对象方法下的薪资会计电算化系统分析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