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 15:03: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的误差因素主要来自以下6个方面: (一)仪器润洗不当

1.盛放标准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标准液润洗。若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润洗,这时标准液的实际浓度变小了,所以会使其用量有所增加,导致c(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大。

2.盛放待测液的滴定管或移液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分析:这时实际所取待测液的总物质的量变少了,所以会使标准液的用量减少,导致c(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小。

3.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液润洗。分析这时待测液的实际用量变多了,使标准液的用量增多,导致c(待测液)的测定值偏大。 (二)读数方法有误

1.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分析:由图可知仰视时:观察液面低于实际液面。俯视时:观察液面高于实际液面。所以滴前仰视V(前)偏大,滴后俯视V(后)偏小。这样V标准液(=V后—V前)的值就偏小,导致c(待测液) 的值就偏小。

俯视

2.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分析:

20 同理推知V(标准液)偏大,c(待测液)偏大。

平视 21

仰视 (三)操作出现问题

1.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漏液。

分析:这样会增加标准液的实际用量,致使的 c(待测液)值偏大。

2.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前尖嘴部分有气泡,终了无气泡(或前无气泡后有气泡)。 分析:对于气泡的前有后无,会把V标准液的体积读大了,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了。(反之相反)

3.振荡锥形瓶时,不小心将待测液溅出。

分析:这样会使待测液的总量变小,从而标准液的用量也减少,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小。

4.滴定过程中,将标准液滴到锥形瓶之外。

分析:这样会增加标准液的用量,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

5.移液时,将移液管(无“吹”字)尖嘴部分的残液吹入锥形瓶中。

分析:这样会使待测液的总量增多,从而增加标准液的用量,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

6.快速滴定后立即读数。

分析:快速滴定会造成:当以达终点时,尚有一些标准液附着于滴定管的内壁,而此时立即读数,势必造成标准液过量,从而导致C(待测液)的值偏大。 (四)指示剂选择欠妥

1.强酸滴定弱碱,指示剂选用酚酞。

分析:由于滴定终点溶液呈酸性,选用酚酞势必造成酸的用量减少,从而导致c(待测液)的值偏小。

2.用强碱滴定弱酸,指示剂选用甲基橙。

分析:同样,由于终点时溶液呈碱性,选用甲基橙也势必造成碱的用量减少,从而导致C(待测液)的值偏小。 (五)终点判断不准

1.强酸滴定弱碱时,甲基橙由黄色变为红色停止滴定。

分析:终点时的颜色应由黄变橙,所以这属于过晚估计终点,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大。

2.强碱滴定弱酸时,酚酞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时立即停止滴定(半分钟后溶液又变为无色)

1

分析:这属于过早估计终点,致使c(待测液)的值偏小。

3.滴定至终点时滴定管尖嘴处半滴尚未滴下(或一滴标准液附着在锥形瓶内壁上未摆下)

分析:此时假如把这半滴(或一滴)标准液滴入反应液中,肯定会超过终点。所以这种情况会使 c(待测液)的值偏大。

(六)样品含有杂质用固体配制标准液时,样品中含有杂质。

1.强酸滴定含有Na2O的NaOH样品的纯度。

分析:由于1molHCl~40gNaOH,而1molHCl~31g Na2O,所以实际上相当于NaOH质量变大了,最终使ω(NaOH)的值偏大。

2.用含Na2CO3的NaOH的标准液滴定盐酸。

分析:若以酚酞作指示剂,由于1molHCl~40gNaOH,而2molHCl~106gNa2CO3~80gNaOH,所以这实 际上相当于V(NaOH)变大了,最终导致c(盐酸)值偏大。

中和滴定误差判断—关键:由公式抓滴定量(以标准盐酸滴定NaOH溶液为例)

项目 1 操作不当 仪器洗涤 具 体 内 容 酸式滴定管未用HCl洗 碱式滴定管未用NaOH洗 锥形瓶用NaOH洗 2 3 气泡处理 滴定 误差 偏高 偏低 偏高 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偏高 滴定前无气泡滴定有无气泡 偏低 HCl漏出瓶外 振荡瓶内溶液溅出 前仰后平 前平后仰 前仰后俯 偏高 偏低 偏低 偏高 偏低 偏低 偏高 4 读数 滴HCl终点尖嘴悬一滴溶液 偏高 5 其他 指示剂变色即停止滴定 滴定结束立即读数 2

搜索更多关于: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 的文档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0bh802n7t3fre38hic91cf865brly010p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