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矿2012年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区内气候为亚热带东南亚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600mm左右,4~6月为雨季,水量占全年的45%左右,7~9月受台风影响有暴雨,10月至下年3月属旱季。
2、矿区岩石含水性:
石炭系下统梓山组(C1z)煤系地层为矿区出露的主要地层,呈一向斜覆盖在泥盆系上统峡山组(D3)浅变质岩之上,二者呈假整合接触,矿区北部出露峡山组地层。矿区南部边界为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灰岩,灰岩与煤系地层呈断层接触。在灰岩表层覆盖第四系松散层。根据地层含水特征的不同,将矿区地层划分为:梓山组弱含水层、峡山组隔水层、黄龙组强含水层、第四系含水层。
分叙如下:
(1)梓山组弱含水层(C1z):岩性为泥岩、粉砂岩、含泥砂岩。该层为本区矿床充水的主要含水层。
根据钻孔及老井生产资料,梓山组含水性较差,水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动态变化与旱季相协调,水质为酸性水。
(2)峡山组隔水层(D3):岩性为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砂岩、千枚状页岩,浅变质,硅化强,片理流劈理等压性裂隙发育,均胶结愈合紧密坚固,开口裂隙极不发育,层理也难以辨认,呈现一种完整岩体状态。该层是钻探的终孔层位。从生产井和老窿资料分析,采空区北壁靠近峡山组,未发现水源从北壁侧向补给。11线北端老窿北壁为峡山组,原开掘时未发现北壁有明显进水。据峡山组地层开口裂隙不发育,坑道见之未发现明显渗水等迹象,初步分析峡山组属隔水层。
(3)黄龙组强含水层(C2h):该层在矿区南部有零星露头,岩性为一套碳酸盐岩可溶性岩石,天然露头多为溶蚀残丘。像羊、像猴、像狮子,奇形怪状布在坡上。黄龙组溶洞发育,近地表段呈坑状、漏斗状,深处呈
11
XX煤矿2012年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硐状、蜂窝状、蚁窝状……,洞大数m,溶洞发育在NNE向扭性断裂与NWW向张扭性断裂线上,溶洞近地表处全充填,深部半至无充填,充填物为红色亚粘土。根据钻孔资料,发现深部溶洞亦发育,黄龙组地层为岩溶水强含水层,确认无疑。
黄龙组底下的煤层无勘探价值,即便有煤,则属“煤薄、水大、埋藏深”开采效益低劣或亏大本之例;三次勘探提交的煤炭储量,均在黄龙组北侧且远离黄龙组30m以外的地段。所以,黄龙组岩溶水强含水层为未列入坑道充水水源的含水层。
(4)第四系含水层(Q):该层分布在矿区南部,上部为亚粘土层混杂有棱角状的岩块,为坡洪积层,下部为红色、红黄色灰岩风化的亚粘土,部份为冲洪积亚砂土层,全层厚5~20m,含孔隙水,大气降水补给,可作小型供水水源地,对坑道充水无关。
3、断层及裂隙对坑道充水的影响:
煤系地层中,小断层较为发育,在煤矿三号井所见,以顺层挤压断层为主,并有少量斜交地层走向的扭性断层,压性断层呈潮湿渗水状,扭性断层的局部地段见有漏水。说明本区梓山组煤系地层中的断层与XX南其他区的煤系地层中的断层有导水性差的共性。
煤系地层边界断层有F1、F2断层,其含水性如下:F1断层:CK2702、CK2302、CK1903、CK1102、CK502等五个钻孔见F1断层后,孔内发生漏水,证明F1断层是一条含水性强的断层。F2断层:展布在矿区北部,近东西走向,向南倾,在11~15线间为梓山组与峡山组分界断层;在13线处断层露头所见,断层线胶结愈合紧密,未见导水裂缝。初步推断F2是含水性微弱的断层。
4、老窑情况:
矿区老窑原开采规模不大,对矿井充水影响不大。
12
XX煤矿2012年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矿井正常涌水量17.2m3/h,最大涌水量32.2m3/h。
三、近几年安全投入情况
XX煤矿2005年~2010年,累计生产原煤200.0kt,安全投入365万元,企业安全费用按规定足额计提,使用到位,并有超出。
2005年~2010年计提的安全费用,主要用于①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现已建立了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能及时掌握井下瓦斯变化情况,使矿井瓦斯管理正规化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未与市煤炭安全监督管理局监控中心联网;②通风系统维护;③设备更新,④防治水设备及装备,⑤供用电安全,⑥劳动保护及安全技术培训。安全条件得到初步好转。
通过这几年的安全投入,改善了XX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了矿井的抗灾能力。但是,由于该矿属于地方国有老矿,开采时间长,基础薄弱,设备陈旧,矿井仍存在安全装备欠帐多等安全隐患,矿井通风系统巷道断面小,风阻大,供电系统不完善,设备老化,“六大系统”建设、升级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四、近几年安全事故分析
2005~2010年XX煤矿共产原煤200.0kt,未发生死亡事故,百万吨死亡率为0,经过近几年来安全投入,矿井安全上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消灭了重伤以上事故。 13
XX煤矿2012年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 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XX煤矿于年建井,是一个有多年开采历史的老矿。由于矿井生产年限长,虽然矿方近几年已投入一定资金进行安全改造,但因安全资金投入不足,矿井仍存在许多严重安全生产隐患。
一、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的问题
XX煤矿目前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系统,抽出式通风方式,矿井总进风864m3/min,总回风878m3/min,由于矿井生产年限长,受矿山压力和开采影响,井下巷道断面小,通风阻力达580Pa,等积孔仅为0.71m2。该矿生产水平为+XXm。由于矿山压大较大,且回风巷道多采用木支护,导致断梁折柱严重,回风断面小,经过多次返修扩大,目前围岩松动、破碎,稳定差,随时都会发生垮塌事故,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安全上无保障。
矿井主扇风机通风能力不足,现有二台BKY60-№9.0型防爆轴流风机,风量8.8~13.3 m3/s、风压170~1000Pa、功率15kW,使用多年,设备陈旧,维护修理费用高,且风量及电机功率偏小,不能满足矿井所需风量,因此该风机通风能力不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求。 2009年矿井开始进行扩界,现有通风巷道均布臵在东翼,不利于西部煤层开采。
二、矿井供电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XX煤矿为低瓦斯,年产60kt/a以下矿井,全矿井供电为单回路供电,备用电源不能满足要求,不满足2009版《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四十一条: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