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培养孩子自信心之我见
人们所说的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成功、成才的心理素质,是对自身能力的科学估价,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和认识,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它能够激发人们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质动力。所以,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信心,才能勇敢地面对困难,才能具有高尚的品格,也会养成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居里夫人曾说过:“我们要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作为人生的幼儿时期,正是发育成长的重要时期,所以要对他们进行自信心的培养,使他们从小就能够具有活泼可爱、性格开朗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那么作为美术学科究竟怎样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这一问题。
一、营造宽松氛围,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学习环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就会激发孩子们成长。所以,作为幼儿美术教师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准备不同档次的多张范画,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内容,对比较弱势的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去画,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创造画,在美术创作活动中,我们成人往往习惯于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事物自身特征来表现事物。我们成人不但不应限制幼儿这种脱离现实生活的奇特想象、奇特思维,而且应该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充分发掘幼儿的潜力,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其健康成长。对那些敢于参与的有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