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莫高窟》说课稿 文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5 4:15: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

说 课 稿 团山小学 张廷明

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赞美莫高窟:“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把人性神化,赋予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于是,它让人走进神话,走进寓言。”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18.莫高窟》,我从以下八个方面来说课: 1.说教材 2.说学情分析 3.说教学目标 4.说教学重难点 5.说设计理念 6.说教学流程 7.说板书设计 8.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莫高窟》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课文介绍了我国西北明珠——敦煌莫高窟。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莫高窟栩栩如生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本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从全篇看,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首先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貌,然后选取了莫高窟中的三个典型代表“彩塑”、“壁画”、“藏经洞”来记叙,最后总括全文。以这种思路安排课文的结构,可以使学生对莫高窟有一个完整而又清晰的印象,从而认识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文章多处采用排比句,如描写彩塑时用了“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强壮勇猛的力士”,写壁画是用了“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富有节奏,读来朗朗上口,音乐感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1

教学时,指导学生体会文本结构特点及排比的修辞手法运用的好处,感受莫高窟的美,了解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二、说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一方面他们想更多地拓展视野,了解世界(特别是我国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他们也想进一步增强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能力。《莫高窟》文质兼美,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又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但本课介绍的敦煌艺术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距离。文章虽然构段清晰,便于理清脉络,但是要是学生真正走进艺术宝库,观赏、品味、享受艺术的无穷魅力,还得靠教者的有效引领。因此,教学中,我抓住了“三疑”中的“质疑”、“三探”中的“探究”,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读课文,用自己的心灵来想问题,用自己的嘴巴来做评价。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结合课标要求,我拟定了《莫高窟》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

2

他人合作进行探究性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多媒体及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莫高窟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激励学生热爱我国灿烂民族文化。 五、说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由于学生没有到过敦煌莫高窟,对彩塑、壁画、藏金洞是陌生的,因此借用课件欣赏莫高窟的图片资料,拉近了学生与莫高窟的距离,有利于扩大知识面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我采用“三疑三探(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别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朗读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学生在感受到美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去朗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

六、说教学流程 1.设疑自探

3

我通过谈话引出课题: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接着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质疑问难,然后把学生的问题,结合教材我进行归纳整理,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莫高窟在哪里?

(2)课文介绍了莫高窟的哪几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 2.解疑合探

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解决,我让学生回答后在课文中勾画出来。第二个问题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出介绍了莫高窟彩塑、壁画、藏金洞),然后(课件出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让学生明白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是个什么句子?(过渡句)抓住重点词语理解“精妙绝伦”、“宏伟瑰丽”,分别表现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画出你感兴趣的句子,写一写你的感受,最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交流评价。

课中,我采集了大量的“彩塑”、“壁画”、“藏经洞”等图片,挖掘图片中的情感意义,引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学会表达,多角度的思考。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对照图片,理解课文。

在认识藏经洞时,我提示学生抓住关键词“大量”、“仅存”、“曾”字理解以及出示资料:1907、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9000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廉价骗购藏经洞遗物精华6000多件。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用低价换取了469卷手写本和精美彩塑两尊。1914年,俄国人奥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

4

搜索更多关于: 《莫高窟》说课稿 文档 的文档
《莫高窟》说课稿 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0m439wf8j2teb98imu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