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株洲市2015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他日理万( )仍参与文化建设,( )理了中国传统文化一脉流传的变迁。华夏智慧的江河,一脉相承,不拘不泥。如今,我们又要如何让这源于千万年的智慧继续流动呢?一谈到当今中国,就不由得想到戊( )变法、五四运动、军阀混战……经历了太多的变迁,思想界最终的( )势是“学习借鉴”。
1.下列汉字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机(jī) 疏(shū) 戌(xū) 趋(qù) B.几(jǐ) 疏(shū) 戍(shù) 趣(qù) C.几(jī) 梳(shū) 戍(shù) 趣(qū) D.机(jī) 梳(shū) 戌(xū) 趋(qū)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坐在餐桌前,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十分礼貌地请女士点菜,既不过分殷勤,也不失之热情,似乎是极力塑造着自己绅士的形象。
B.毫无疑问,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国就能走向全面复兴和繁荣,古今中外的历史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令计划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D.美国一家公司日前宣布,他们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款会驾驶汽车的机器人,只要按动这款机器人的一个按钮,便可以驾驶汽车。
,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反腐的持久性,不断加强反腐制度建设与加大反腐力度,才能让贪官污吏们无处遁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天理昭昭,伸手必被捉。 ..3.下列选项中的“昭昭”与语段中加点词“昭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B.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7 页
C.功勋昭昭 D.日月昭昭 4.下列选项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B.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C.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D.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二、文言文阅读(22分。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复蒋松如书 (清)姚鼐
久处闾里,不获与海内贤士相见。冬间,舍侄寄至先生大作数篇,展而读之,欣忭不能自已。.聊识其意于行间,顾犹恐颂叹盛美之有弗尽,而其颇有所引绳者,将惧得罪于高明,而被庸妄专.擅之罪也。乃旋获惠赐手书,引义甚谦,而反以愚见所论为喜,于是鼐益俯而自惭。而又以知君子之衷,虚怀善诱,乐取人善之至于斯也。鼐与先生虽未及相见,而蒙知爱之谊如此,得不附于左右,而自谓草木臭味之不远者乎? .
自秦汉以来,诸儒说经者多矣,其合与离,固非一途。逮宋程朱出,实于古人精深之旨所得.为多,而其审求文辞往复之情,亦更为曲当,非如古儒者之拙滞而不协于情也。而其生平修己立德,又实足以践行其所言,而为后世之所向慕。故元明以来,皆以其学取士。利禄之途一开,为其学者,以为进趋富贵而已。其言有失,犹奉而不敢稍违之;其得亦不知其所以为得也,斯固数百年以来学者之陋习也。
然今世学者,乃思一切矫之,以专宗汉学为主,以攻驳程朱为能,介于一二专己好名之人,而相率而效者,因大为学术之害。夫汉人之为言,非无有善于宋而当从者也。然苟大小之不分,精粗之弗别,是( )今之为学者( )陋,且有甚( )往者为时文之士,守朱子之说而失于隘者矣。鼐非不自度其力小而孤而义不可以默焉耳先生胸中似犹有汉学之意存焉而未能豁然决去之者故复为极论之。愚陋率达臆见,幸终宥之。
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7 页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侄寄至先生大作数篇 舍:客居 .B.而其颇有所引绳者 绳:纠正 .C.而自谓草木臭味之不远者乎? 臭:气味 .D.逮宋程朱出,实于古人精深之旨所得为多 逮:等到 .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是( )今之为学者( )陋,且有甚( )往者为时文之士
A.以 其 于 B.则 之 于
C.则 其 乎 D.且 之 而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鼐非不自度其力/小而孤而义/不可以默焉耳/先生胸中似犹有汉学之意存焉/而未能豁然决去之者/故复为极论之
B.鼐非不自度/其力小而孤而义/不可以默焉耳/先生胸中似犹有汉学之意/存焉而未能豁然决去之者/故复为极论之
C.鼐非不自度其力小而孤/而义不可以默焉耳/先生胸中似犹有汉学之意/存焉而未能豁然/决去之者/故复为极论之
D.鼐非不自度其力小而孤/而义不可以默焉耳/先生胸中似犹有汉学之意存焉/而未能豁然决去之者/故复为极论之
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鼐住在乡里,由侄儿给蒋松如寄信,蒋读了非常高兴,并且赞同姚鼐的主要观点。 B.二程、朱熹对古人精深意旨的阐发比前人更加妥当,不像前儒笨拙呆滞而不合于情旨。 C.二程、朱熹更注重品德修养,又实实在在地在实践自己的学说,从而被后人所钦慕。 D.当代学者,由沽名钓誉的人带头,以批驳程朱为能事,矫枉过正,成为学术的大害。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又以知君子之衷,虚怀善诱,乐取人善之至于斯也。(4分) (2)利禄之途一开,为其学者,以为进趋富贵而已。(3分) (3)夫汉人之为言,非无有善于宋而当从者也。(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7 页
虏障①燕支②北,秦城③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①虏障:防御工事。②燕支:山名,这里指安西。③秦城:长安,诗中分别之地。
(1)首联的“飞蓬”既写出了“行子”的 ,又让人联想到他 的身姿。(2分) (2)联系“盛唐气象”赏析尾联。(6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 (《兰亭集序》)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舌尖上的追本溯源
1997年,欧盟为了应对疯牛病问题的挑战,最早提出了食品安全溯源概念,并将其逐步完善为一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002年,我国开始进行食品溯源体系研究,并逐步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指南。2004年4月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八个部门确定肉类行业作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行业,开始启动肉类食品溯源制度和系统建设项目。之后,我国的食品溯源体系建设逐渐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并获得了蓬勃发展。
根据食品的流通过程,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原产地(属地)信息溯源系统,主要指食品供应的源头,如白菜、大豆的原产地的基本信息;二是食品加工过程信息溯源系统,主要指食品加工的生产流程、加工环境、加工方法与步骤等信息;三是存储与运输信息溯源系统,主要针对具有保质期的食品(水产品、肉类、熟食、新鲜水果、蔬菜、饮料等)在储运过程中的环境条件信息,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在食品安全溯源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RFID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中文意思为“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由一个询问器(或阅读器)和很多应答器(或标签)组成。该系统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
在各国日益强烈的食品追溯需求的推动下,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研究开发了采用GS1系统(全球统一标识系统)跟踪与追溯食品类产品的应用方案,适用于加工食品、饮料、牛肉产品、水产品、葡萄酒、水果和蔬菜等多个领域。该应用方案不仅得到了全球的高度认可,也为我国从源头抓质量监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推行食品溯源制度牵涉到许多个环节,只有做到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和环环相扣,才可能让老百姓安全明白地消费食品。
二维码食品溯源体系的推出,为使食品溯源走进全民时代铺平了道路。二维码技术是近几年来国际上流行的数据防伪、携带、传递的高科技手段。其具有储存量大、保密性高、追踪性高、抗损性强、备援性大、成本便宜等特性,为产品防伪、追踪溯源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手段。只要为食品贴上二维码电子标签,就等于为食品戴上了新一代的电子“身份证”。消费者在购买这类食品时,只需要打开手机的照相功能,对着食品上的二维码电子标签轻轻一按,就能查询出食品的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等各种信息。由于该套二维码溯源体系使用普通手机的摄像头进行识读,从而实现从“餐桌”到“田间”的蔬果生产、流通及消费的全过程监控,有效降低了食品安全监管设备的成本。
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7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