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十六:文学中的数学游戏
教学目标:
通过对文学中的数学游戏的了解,使学生学会关注文学中的数学知识,渗透文学与数学的结合以及数学知识、数学美无处不在。
素材:
著名作家赵树理写的一篇农村旧话《挤三十》。文中说:“我的故乡,有一种简单的数学游戏,名曰‘挤三十’,其玩法是:两个人接着数一个月的天数,每人每次只许说一个或两个,不许说两个以上——例如甲说‘初一、初二’,乙可以接着说‘初三’或‘初三 初四’——-轮到谁说到三十谁输了“
赵树理是 一位文学作家,他写这个旧话不是为了普及数学知识或开发读者智力,而是用这个民俗来反映旧社会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旧社会,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十二月三十日,是债主讨债的日子。穷人到了年关,就得想法逃过这个日子,以便过上一个安稳年。电影《白毛女》就有杨白劳年关躲债的情节。挤三十就是两个人谁也不想说到三十,也就是“躲三十”。 试一试:
两人一组完成上述游戏
想一想:
取胜的诀窍是什么?
练一练: “捡石子”游戏
先在桌子上摆几行石子,一般是三行,每行摆若干个石子,多少个都行,但一般以不超过10个为宜。规则:每人每次最少取一颗,最多可以取走一行,但每次不能到几行中去取石子,这样下去,取到最后一颗者获胜。
课后作业:
1、解释“孔融让梨”包含的数学原理;
2、结合自己的经验经历或上网查找或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出一些文学作品中
的数学游戏或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原理。
3、分析成语“道旁李苦”中的“道旁”的“李”为什么是苦的?其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是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