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
《小青蛙》是一首儿歌韵文。“青蛙”是大家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学社对它的生活习性及益处早有耳闻,对其充满了兴趣。韵文通过简短的语言告诉我们,青蛙保护庄稼,我们应该保护青蛙。充满童趣的韵文中包含了我们要认写的汉字。所以,本课教学中,要通过识字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认“清、晴”等12个生字,会写 “青、清”等7个生字,认识病字头。区分“青”加偏旁组成的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青蛙是益虫,倡导学生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 教材分析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病字头。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区分“青”加偏旁组成的字。了解青蛙是益虫,倡导学生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 课前准备 ◆ 多媒体课件、图文影音素材。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引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猜谜的游戏吧。
2.学生反馈,教师出示图片,了解小青蛙会捕捉虫子的本领。 3.你见过小青蛙吗?在哪儿见过? 4.学生反馈,齐读课题。
5.随课题指导书写“青”字。第四笔“横”应落笔在横中线上,写时向上挑一点。 6.学生书写,老师巡视,全班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韵文,圈出生字。 2.教师范读,学生默读,同桌互读。 3.教师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学生评议。
4.开火车读生字,重点指导“清、晴、睛、情、请、病”的后鼻音。 5.结合读韵文,巩固生字的认读。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导学生画词语:河水清、天气晴、大眼睛、吃害虫、好事情、小青蛙、不生病. 3.初步感知两种基本的短语形式。如:天气怎么样呢?怎样的眼睛?全班交流。 4.再读韵文,理解词语意思。
5.指名读韵文,大家评议,注意把韵文读通顺、流畅,注意停顿。
第二课时
◆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出示词语卡,引导开火车认读,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2.听写词语。
二、品读课文,深入赏析: 1.学生自由读韵文。 2.学生读词语。
3.教师引读韵文。教师读“河水清清”,学生接“天气晴”。 4.同法学习剩下几句韵文。
5.师教读韵文,多种形式读韵文,直到读熟。 三、拓展训练,课外积累: 1.小组讨论:怎样保护青蛙? 2.收集各组意见,教师小结。
3.请学生说说自己查找的资料,指名谈谈我们身边有哪些有益的动物,它们能帮我们做什么。 4.根据学生讨论回答的情况,教师小结。关注不能吃青蛙,并鼓励学生保护动物。 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并练习背诵。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出示题目:想一想,填一填。 2.请学生用这些字组词语并说话。
3.仔细观察要写的字,相互介绍怎样记住并写好这些字。 4.同法指导学习“气”“生”“清”“气”。 6.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教学反思 ◆ 略。
《小青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清、晴、眼”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青、清、气、晴、情、请、生”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自主识字,正确区分青、清、晴、请、情,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将和我们一起学习,它是谁呢?老师说,请大家动脑筋来猜一猜:“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没有腿,长大没尾巴。”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小青蛙。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吧!(教师板书:《小青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的青蛙是什么样的?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让、病”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青、清、气、晴、情、请、生”,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 师:全班齐读课文,课文有几句话?文章的主人公是谁? 生:文章有3句话,文章的主人公是小青蛙。
2、深读课文,解析文章主旨。 师:读第一句话,你知道小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生:小小的,大眼睛。 师:谁还能补充一下生活中了解到的青蛙的样子? 生:身穿绿衣裳,白肚皮,四条腿,大眼睛,呱呱的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