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寿保险和投资银行的分析比较
组长: 成员:
班级:高二(3)班
主导学科:数学
主要观点:投资银行是一种风险较小收益较小的投资方式投资人寿保险。投资人
寿保险对人们来说更加实惠。在利益发展的社会中,意外事故也在渐渐地增多。因此人们更加考虑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研究过程:经过向银行询问。问卷调查。上网查资料等多种方式。了解两种投资各
有利弊
1月22日,我们五人在步行街上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了100个人,经过一天的工作,回到学校进行整理,得到结论:大部分人更倾向于投资人寿保险。
1月23日,我们五人来到鼓楼附近的中国建设银行。与工作人员进行咨询。据他们说,目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来储蓄的也不少,大多以定期为主。
1月24日,我们五人到人寿保险公司,向工作人员进行咨询,得知最近人们对于投资人寿保险热情高。
人寿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寿命作为保险标的,以被保险人的生存或死亡作为保险事故(即给付保险金的条件)的一种人身保险业务。人寿保险所承保的风险可以是生存,也可以是死亡,也可同时承保生存和死亡。在全部人身保险业务中,人寿保险占绝大部分,因而人寿保险是人身保险的主要和基本的险种。根据保险责任的不同,人寿保险可以分为生存保险、死亡保险和两全保险。在实务操作中,根据中国保监会颁布的《人身保险产品定名暂行办法》,人寿保险产品通常分为定期寿险、终身寿险、
1
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
例如:定期寿险是有一定的期限,比如20年,超过20年合同自动终止,它保费较低,适合风险较高收入也较高的人,可以提高客户的身价。缺点是:如果在到期时客户没出险则所交的保费不退。而终身寿险是保障终身的产品,它与定期寿险相比缴费期长,保费低,保障时间长。优点是:保障期长,如果客户一生平安,则保额会留给受益人,缺点是:有人认为时间太长,被保险人要一生平安,自己享受不到。适合身体健康、年龄在一定期限的任何人。
例如两全保险,指的是生死两全,因此两全保险又称为生死合险。也就是说,无论被保险人在保险期内死亡,或保险期满时仍然生存,都由保险公司依保险合同给付约定的保险金。这种生死合约在某种程度上,较大地满足了投保者取得生命 的保障和投资的愿望。两全保险的保险期间一般分为5年、10年、20年和30年等几种,保险期间越长,保险费越便宜,一般以20年最为普遍 所以尤其适合30岁左右的人士。购买了这类保险,如果在保险期满时 依然生存,就可以领取一笔养老金
以某公司福寿两全保险为例,30岁男性,20年缴费,保额10万元。
保费支出:4820元/年×20年=96400元
保险利益
身故保障:1年内疾病身故,按保险金额的10%给付身故保险金并无息返还保险费;1年或疾病身故,按保险金额给付身故保险金;因意外身故,按保险金额给付身故保险金。对于上例,1年内疾病身故领取1.482万元;意外身故或1年后 疾病身故领取10万元。意外残疾保障:根据残疾程度,每保险年度最高可领取 10万元。满期
2
生存保险金:被保险人生存至保险期满,按保险金额给付满期生存保险金。上例可领取10万元。减额缴清:停止交费时可用保单现金价值净额一次缴清保费,同时减少保险金额。
当然,两全保险还是属于保障类保险,如果从投资的角度看,未必合算。如上面的例子中,被保险人在缴费期后仍然生存,可以领到10万元的生存保险金。但在20年的缴费期中,他已经支付了96400元保费,收益是相当有限的,甚至还低于银行存款的收益。不过,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那就是每年缴纳的保费,相当于银行存款,由此产生的利息中的一部分,才是真正的保费支出。从这一点上看,两全保险的价格还是比较公道的。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就只有提高保费支出了。
下面再谈谈投资银行产品。投资银行是经营直接融资业务的,一般来说,它既不接受存款也不发放贷款,而是为企业提供发行股票、发行债券或重组、清算业务,从中抽取佣金;此外,投资银行还向投资者提供证券经纪服务和资产管理服务,并运用自有资本,在资本市场上进行投资或投机交易。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越来越琳琅满目,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银行理财产品呢,对于工薪阶层来说,选择银行理财产品需要注意几点:
1、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是有产品管理费用的
分三种情况,无管理费用、有固定基本费用(包括受托人管理费、银行承销费、保管费等),还有就是无固定费用,只收取浮动收益提成的。因此,投资者能实现的收益应首先扣除这些费用的,如果在产品设计、操作过程中,抽头儿的机构很多,那在
3
同样的投资收益率情况下,投资者获得的回报会少。比如您有债券投资经验,您大可不必投资债券型银行理财产品,这中间的管理费用会吞噬您的利润。
2、预期收益率不等于投资者能实现的收益
预期收益率是银行产品最初设计时的估计,根据投资标的、风险设计的区别,预期收益率相差很大,一般来说,预期收益越高,风险就越大,因此不能仅根据预期收益率而做出购买决定,而应该选择符合自己风险属性、资金流动性需求等方面的理财产品。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来说,预期收益率是投资者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比如某些产品在期末超过预期收益率后,受托人等相关机构除了收取固定费用外,可另外按比例分配收益,而投资者只能享受预期收益率。
3、注意风险提示
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前必须为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同时,银行理财产品协议上都有风险提示内容,投资者在投资之前,应仔细阅读,选择适合自己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如果缺乏专业知识,可委托第三方理财专家来评估。
4、银行理财产品并非意味着低风险
比如比较复杂的结构性产品以及QDII产品,预期收益和风险较大。投资者在选择时要仔细看投资方向、挂钩标的、收益计算结构等,最好选择自己所熟悉或者波动不是很大的标的物,还要注意投资期限和赎回条款的相关规定,例如有些保本产品是持有到期才能保本,中途赎回不保本。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