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会:万福、福星、杜公、赵湾、柳柯、魏夹、百二沼、涂邱、肖市、灯塔、刘洲、红丰、剅咀、蒋龚、李花、福星、陈园、老塔、石剅。
垌冢镇 镇政府驻垌冢,人口20226人,面积27.7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街道、方集、刘桥、五一、垌冢、新河、老湾、祝溪、青年、涂北、王畈、虎山、新华、兴隆、同兴、旗杆、朱洪堰。
新堰镇 镇政府驻新堰,人口39388人,面积94.8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8个村委会:街道、红星、吕巷、谢集、南北、长份、左渡、三合、中支、芦子、东湖沟、袁李、冯湾、六合、冯新、杨业、保丰、木瓜岭、良湾、牛咀、三四、群力、七星、江边堰、倪集、九联、汪台、陈集、十裴。
庙头镇 镇政府驻庙头,人口35629人,面积56.5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庙头、石咀、太和、李家口、雷祖、四湾、红霞、杂姓、庙闸、联丰、前山、庙头、黄家咀、尹家咀、长堤、人和、七屋台、王家、新垸、兴隆寺、金家台、中心台、六百弓。 刘家隔镇 镇政府驻刘家隔,人口44075人,面积114.7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38个村委会:街道、杨水湖、大兴、小兴、张家垸、北支、挂口、两合、新联、杨湾、码头、晨光、刘隔、西寺、府河、三义、豪洲、笔架台、小松湖渔场、四汉河、么沟、朝阳、条沿、塘咀、么屋台、上房、长安、塔湖、五潭、邵家咀、邹家垸、叶家垸、下房、杨水湖、瓦屋咀、麦岭咀、学堂屋、直么沟、刁北、刘姓塘、汤元。
麻河镇 镇政府驻麻河,人口34297人,面积58.3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街道、西街、东岗、胡郑、张湾、高湾、周湾、祠堂湾、东湖、八潭、红庙、皇恩、光明、镇龙、凉亭、吴门、罗门、洪吉、港角、赵西、太平、上杨、陈杨、四联、顺河、三元、光大、包湖。
新河镇 镇政府驻红星,人口58033人,面积134.2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40个村委会:民乐、小河、马庙、小河、东风、江家、康家、燎原、文家、李家、唐胡、洪北、洪一、洪二、洪三、红卫、汉新、曹家口、东方红、邓家湾、泗牌、汪家河、复兴、五坊台、庆丰、余兴、九合、吕家河、铁路、头潭、新湖、渔龙、神灵、联合、创业、大路、三角洲、柘树口、丁岗、前河岭、笋港、半月潭。
回龙镇 镇政府驻茶棚,人口34966人,面积64.5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街道、杨占、鲁台、杜庙、陈园、菜园、角湖、池口、回龙、金家会、汤湾、王垸、玉皇、桂花、螺蛳、均垸、皂港、马城台、汪阳、花园、茶棚、新桥、汪家台。
南河乡 乡政府驻南河,人口38061人,面积74.3平方千米。辖25个村委会:北堤、柏树、走马、台头、先锋、同兴、杨家洪、老新、沥山、周湖、同裕、金岭、业集、何大、卜省、何畈、枫岭、张马、双马、天鹅、南河、龙燕、凤凰、姜岭、荷花桥(新村)。 马鞍乡 乡政府驻马鞍,人口35316人,面积59.2平方千米。辖29个村委会:艾闸、当码头、索子垸、甑山、喻河、紫甲、油榨河、老虎咀、养鱼铺、杉岭、高观、鲁桥、黄龙、喻集、陡山、榔头、横堤、七里、高岭、绿洲、马家口、南堤、大山、双山、长岗、潭口、白湖、天成、联洪。
里潭乡 乡政府驻里潭,人口27993人,面积48.1平方千米。辖21个村委会:九首、老官、竹林铺、新集、红星、李家垴、里潭、十姓会、周余台、何家湾、刘杨汪、木剅沟、蔡家咀、冯家塔、黄家湾、曾家湾、曾家坡、三汊河、唐家坝、六渡、糜北。
西江乡 乡政府驻西江亭,人口45631人,面积78平方千米。辖30个村委会:五星、红星、红光、大桥、高桥、长河、陈台、前进、高丰、红旗、挖沟、全心、光明、前丰、红卫、打雁、新农、江集、永丰、北河、联众、团结、进力、联合、新生、全胜、华丰、民建、和平、齐心。
韩集乡 乡政府驻韩集,人口40679人,面积76.7平方千米。辖35个村委会:嚎口、
马港、双河、荷花、金光、虾集、方家、龙堤、军堤、叶三、祁阳、严集、永光、祁胡、曾三、堤角、窑场、长湾、横堤、竹同、中新、熊家、大埠、群建、庙湾、红光、黄木洲、韩集、福星、大房、四湾、九湾、河口、邓三、红樱。
湾潭乡 乡政府驻三汊,人口25316人,面积49.9平方千米。辖20个村委会:德丰、大沙、三合、张池、群兴、新颜、东风、三汊、湾潭、沿河、新村、新建、新胜、中湾、幸福、星洲、大洲、三甲、二甲、三码。
汈汊湖养殖场 驻汈汊,人口13169人,面积94.3平方千米。辖16个村委会:(陈湾、富春口、曾家湾、茨湾、蚌湖、四台、永镇堡、景家湾、赵家嘴、马桥、杨集、刘垸、杨台、农林)。
华严农场 驻华严,人口13687人,面积26.5平方千米。 中洲农场 ,为国营农场,驻中洲,人口20000人,面积55.6平方千米,主要生产棉花、西瓜、梨子等农作物。下辖大山角、赤壁、欢喜湾等几个分场。
** 以上区划名录、面积、人口数据根据湖北地名网,资料截止2004年底 ** [编辑本段]
汉川市-历史沿革
汉川市以汉水流经本市境内而得名。
宋太平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置汉川县。1949年属沔阳专区,1951年属孝感专区,1959年属武汉市,1961年复属孝感专区,1970年属孝感地区。1993年属孝感市。 古代汉川建制
汉川置县始于公元561年(北周保定元年),县治在现马鞍乡甑山,故名甑山县,先后属甑山郡、复州和沔阳郡。隋大业末废县为镇,并人汉阳县。
公元621年(唐武德4年),县恢复,移治泐山下,因汊水流经县境而改名汊川县。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改属汉阳郡。公元758年复属沔州。公元826年改属鄂州。公元958年(五代后周显德五年)改属安州,移治金鼓城(今刘家隔)。公元960年(宋建德元年)属荆湖北路,以竟陵义水流入县西,更名为义川县。公元977年
汉川市
(太平兴国)二年,因避宋太宗赵光义讳,以汉水横贯县境,改名汉川县。公元1071年,废县为镇,属鄂州汉阳县。公元1086年,县恢复,仍隶汉阳县。公元1135年(绍兴5年)县又废。公元1137年复置。元代,各地改设行中书省,汉川属湖广行中书省汉阳府。公元1285年(元至22年),移县治于长城(今仙女山办事处)。明代改制,设承宣布政使司,汉川属湖广布政使司汉阳府。公元1376年,汉阳府降为州,汉川改隶武昌府。1380年,复隶汉阳府。1664年(清康熙3年),湖北、湖南分治,汉川隶湖北布政使司汉阳府。1912年,府设道,汉川属江汉道。
国共时期的两种政权
新民主主义时期,汉川几度出现国民党、共产党两种政权并存的局面。国民党领导的政权,称汉川县政府,1930年~1932年9月,属第六行政督察区。1936年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1938年日寇侵入汉川后,汉川县政府先后向南河渡、西江亭、田二河转移,次年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汉川县政府进驻县城。
共产党领导的政权,初称汉川县苏维埃政府,建于1930年5月,驻南河渡。1931年12月,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将汉川的麻河、刘隔与云梦的道人桥、新店及孝感的3个乡组成云孝县苏维埃政府,驻汉川的葱担沟。1932年2月,汉川县苏维埃政府撤销,汉川的襄北部分与天门的东部地区组建为天汉县苏维埃政府,驻汉川的韩家集。汉川的襄南部分与天门的西部地区组建为川阳县苏维埃政府,驻汉川的南河渡。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两县苏
维埃政府于同年8、9月先后解体。1940年7月,中共先后在韩集、杨业坡建立汉川县行政委员会,隶属鄂豫边区军政联合办事处、天汉办事处;次年12月改为汉川县抗日民主政府,先后驻杨业坡、谢家长汾,隶属天汉办事处、襄河专署。1941年8月,汉川的刘家隔、神灵等地与孝感、黄陂的部分地区组成汉孝陂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孝感的东山头,先后隶属鄂中行政办事处、鄂中专署。1942年10月,汉川县抗日民主政府改建为汉川中心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与隶属关系未变。1943年10月恢复汉川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名。1944年6月,改为天汉县抗日民主政府,先后驻汉川的杨业坡、倪家集和天门的刘家集,相继隶属襄河、襄北、鄂中专署。同年9月,汉川的襄南部分与沔阳的脉南部分组成川沔行政委员会,驻沔阳彭家场的月洲湖,先后隶属襄河专署和沔阳政务委员会,1946年2月,天汉县民主政府改为天汉县中心民主政府,驻杨业坡,隶属鄂中专署,同年6月中原突围时撤销。1948年2月,在襄南地区建立川汉沔爱国民主政府,驻沔阳杨林尾,隶属襄南专署。4月,在襄北地区建立天汉县爱国民主政府,先后驻天门的蒋家场、张家大湾和汉川的陡埠头,隶属鄂中专署。11月,在襄南地区建立川汉县爱国民主政府,先后驻汉阳的侏儒山和汉川的西江亭,隶属襄南专署。 建国后的建制
1949年5月,汉川全境解放,国民党汉川县政府灭亡。同年7月,天汉、川汉两县爱国民主政府撤销,汉川县人民政府建立,隶属鄂中专区。同年8月,改属沔阳专区。1951年7月,沔阳专区撤销,隶属孝感专区。后孝感专区改名地区,汉川隶属孝感地区管辖。1994年,孝感撤区设市,汉川隶属孝感市。
1997年3月1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汉川县,设立汉川市。
1997年,辖:城关镇 马口镇 城隍镇 分水镇 杨林沟镇 脉旺镇 田二河镇 沉湖镇 垌冢镇 新堰镇 庙头镇 刘家隔镇 麻河镇 新河镇 回龙镇 尾乐乡 湾潭乡 马鞍乡 里潭乡 西江乡 南河乡 丁集乡 韩集乡 杨水湖乡
1997年,辖仙女街道办事处,汉川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马口、城隍、分水、杨林沟、脉旺、田二河、沉湖、垌冢、新堰、庙头、刘家隔、麻河、新河、回龙14镇,马鞍、里潭、西江、南河、韩集、湾潭6乡。居民委员会42个、村民委员会576个。 [编辑本段]
汉川市-教育状况
汉川市的中学教育实力较强,汉川市现有省级重点中学一所——汉川市第一高级中学。
汉川市高级中学
还有其它6所普通高中分别是汉川高中、汉川市第二高级中学(在马口镇)、汉川三中(在分水镇)、汉川四中(在脉旺镇)、汉川实验高中、汉川综合高中、福星高中(在沉湖镇)。 每年都有学生上清华北大等名校,在孝感市同市县区中名列前茅。 [编辑本段]
汉川市-著名景点
●汉川汈汊湖旅游风景区
位于江汉平原东部,汉水之滨,汉川市西13公里,距武汉市63公里,距孝感市59公里。该湖是我国第一个封闭式湖泊,素有“江汉明珠”之称。该湖长16公里, 宽6公里,水面约14万亩。
汈汊湖是湖北省十大湖泊之一,清人曾希天曾赋诗盛赞:“小憩晴天倦眼开,菱菏香里雨声摧,湖气百里澄如镜,唯见渔舟自往来。”汉川汈汊湖养殖基地位于汉川市境内,汈汊湖素有“江汉明珠”之美称,是湖北省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属亚热带季风
气候,1989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唯一的淡水水域渔业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1997年列为全国水产品产业化示范区。汈汊湖水域辽阔,蕴藏有丰富的水生资源。水生动物中有各种淡水鱼类和野禽类,如龟、鳖、虾、蟹、螺、蚌、野鸭等,水生植物中有莲、藕、芡实、菱角、茭白、蒿草、蒲草等,这些动植物有的是营养丰富的食品,有的是优质的轻材料,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1996年,汈汊湖依托湖区丰富的水资源,定位于生态观光、鱼类观赏、休闲旅游及民俗风情的开发思路,成立汈汊湖绿色生态旅游公司。改造后的风景区一时荷花连片、廊亭水榭,芦荷伴微风起舞,湖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尽收眼底。景区现建有仿古门楼、湖心酒楼各一座、300米九曲长廊、湖心竹楼四座、假山一座,垂钓包厢10个,游船50条,停车场两处,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年营业额达480万元。 ●汉川仙女山的传说
仙女山、座落在汉川县城西南。它海拔虽然只有99.1米,占地也只有14.4公顷,但它有着美妙的传说,吸引着远方游人。 仙女山原名采芝山,相传很早以前,住在山麓马家湾有一姓卞的人家,父子相依为命,靠种菜, 砍柴为生.儿子辅华为人忠厚,孝敬老父,深受乡邻喜欢.。因家境贫寒,二十好几尚未成家,老父为这事着急。有一年春天,辅华种了满园丝瓜、日夜精心培育、不料只活了一颗瓜秧,第一年只长藤叶,第二年只开了一朵花,第三年才结了一条五尺长的大丝瓜。这丝瓜晚上还能放出五颜六色的光彩。老人怕不吉利,总想把它摘掉,辅华却舍不得去摘。
一天湾里来了一个云游道人,到瓜园边不住声地唱道:“好地气,好地气!”父子俩闻声赶出门去来,再三询问。道人才说:“中秋节夜子时,可将此瓜放到山上那一仗见方的洞口就会见分晓,切记!切记!”说完人就不见了。父子二人很惊奇,明白是神仙下界点化,就把道人的话牢记心里。中秋节夜,辅华于子时前往山上,一连绕山走了三圈,未见有洞。正犹豫间,突见前面金光一闪,现出了一个大洞,辅华赶到洞口将丝瓜放进洞里。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洞口出现一道台阶直通洞底。辅华顺着石阶步入洞底,见洞内有一石床、床上坐着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她见辅华就叫道:“这位大哥,快救我出洞!”辅华问:“大姐是那家闺秀?因何被关在洞中?”姑娘含羞地答:“我家住在蓬莱,姓杜名媪,因与大哥有一段姻缘,便偷偷离开瑶池,不料被王母娘娘发现,将我压在这山内。太白金星为了成全你我,就命地藏王将开山钥匙化作丝瓜,让你开洞救我。”辅华一听,急忙扶着仙女出了洞。一声巨响,洞门又关了。 第二天,仙女和辅华结婚了,杜媪教村里的姑娘织布裁衣,为病人采药治病,乡亲们没有哪一个不喜欢她的。
一年以后,王母娘娘发现杜媪私自与辅华成婚,恼羞成怒,便派天兵天将将杜媪拿回天庭问罪,重新将她压进采芝山底。乡亲们思念杜媪,为了感谢她的功德,将“采芝山”改名为“仙女山”。
●城隍台遗址
城隍台遗址位于刘家隔西北一公里处,长1000米,宽800米。其文化内含为五代至元朝的遗存。在地下1米左右,有大量的砖石瓦砾,整齐的街道,被烧过的红土。1969年开挖汉北河时,在其遗址挖出几口木井、砖井、古墓、房基,出土有唐宋钱币、银块、剑矛,以及大量的青花磁片、绿磁片、土陶罐、大筒瓦等。 ●龙门山
龙门山遗址位于南河乡南河渡之西,与乌龟山毗邻,高约80米,系石灰岩层小山,其山西南坡陡临水,东北坡斜平,延伸至南河渡。该地系一古代集镇,由于地理变迁而淹没,现为一自然村落。该遗址距地表80-100公分深处为文化层,厚达1.5米,文化内涵丰富,有红烧土、人骨、兽骨。陶片较多,以红陶夹砂为主,兼有少量黑陶,多为细绳纹。遗址长200米,宽150米,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该遗址于1981年发现,从采集的标本分析,属乌龟山遗址同时期文化类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