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外猗猗碧几竿,清姿劲节耐霜寒。舞风影作飞莺势,啸月音疑老凤翰。
自是主人甘澹泊,不劳童子报平安。阶前那有孙枝秀,写出淇园独坐看。
咏竹。唐代。李筠仙。 亭外猗猗碧几竿,清姿劲节耐霜寒。舞风影作飞莺势,啸月音疑老凤翰。自是主人甘澹泊,不劳童子报平安。阶前那有孙枝秀,写出淇园独坐看。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
。。。
。。。
萟苑纷纷斗画工,模山范水声摩空。包山劲点雨打篷,子畏丽彩辉丹枫。
金粉相誇智日聪,浑沦元气鲜发蒙。日晖桥畔雁宕翁,毫端飒飒若有风。
精专三绝天籁通,性情淡荡谦以冲。爱向江头听宾鸿,余曾立雪请个中。
指授津津论不穷,眼光激电辨异同。自娱录物皆折衷,卧游倏忽归华嵩。
展斯绝笔心忡忡,锦囊什袭保始终,告我后来知所崇。
。。。
。。。
。。。
。。。
今古钓台下,行客系扁舟。扁舟何以,云山千叠亦东游。我欲停桡一醉,与写平生幽愤,横管更清讴。小上客星阁,短鬓独搔头。
风乍起,烟未敛,雨初收。一年花事,数声鶗鴂欲春休。吊古怀贤情味,只有浮名如故,谁复识羊裘。赖得玄英隐,相望此溪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