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鹊桥仙朗读

只应将巧畀人间,定却向、人间乞取。

刘望之

刘望之,字观堂,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人,宋绍兴(1131-1162)进士。官南平军教授,任期文化丕变,后迁秘书省正字。公余引吟,著《观堂唱集》己失,“名重一时。”存诗、词各一。 ...

刘望之朗读
()

相关作品

<p>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p><p>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归于墨;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不惟举之于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p><p>  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p><p>  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p><p>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p><p>  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
()

平生相见即眉开,几遣车停马首回。

窗外每怜随月到,竹边还喜过墙来。

寒香入坐如相觅,幽艳迎人欲自媒。

不负此花惟有醉,殷勤且覆掌中杯。

()

东风一夜催春到。杨柳朝来好。莫辞尊酒重携持。老去情怀能有、几人知。

凤台园里新诗伴。不用相追唤。一声清唱落琼卮。千顷西风烟浪、晚云迟。

()

水碧沙明路,丹枫白雁天。才携谢公屐,又泛米家船。

宿鹭窥渔火,昏鸦带暝烟。归帆曾此泊,弹指八年前。

()

十年宦学楚江滨,老景垂垂上此身。

插柳忽逢三月节,看花又过二分春。

青山风雨多新鬼,白发江湖少故人。

东忆墓田千阜下,可堪回首一沾巾。

()

春风如少年,白首仍当归。

无端故园雨,更不留芳菲。

啼鸟倦晴昼,绿阴却馀晖。

行寻修竹寺,僧老青山围。

儿童惯看客,汛手来开扉。

白日转双毂,吾心无所依。

同来二三友,目亦掣电飞。

凭高下不测,从我其无违。

()

气候天南不似冬,鬓容临镜却飞蓬。江山骨肉孤舟别,阊阖簪裾万国同。

莲漏渐辞长夜刻,兰丛儗觑小春红。老予独有惊时感,缓带行吟款款风。

()

鼓吹轰轰袒半肩,龙楼香喷益州船。

有时赤脚弄明月,踏破五湖波底天。

()

事业付浮鸥,苍苍鬓各秋。利权嗤狗骨,勋位笑羊头。

开卷聊游古,看花且散愁。桃源如可觅,从子泛扁舟。

()

澄清未了旬宣去,玉节星轺出富沙。行李几扛书籍外,不将一物度仙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