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黎伯庸夜雨书怀之作 其一

和黎伯庸夜雨书怀之作 其一朗读

春明门内郘亭诗,短簿风流梦想之。霜菊上肩螯在手,去年十月见君时。

李鸿裔

(1831—1885)清四川中江人,字眉生,别号香严,晚号苏邻。咸丰元年举人,入赀为兵部主事。尝入曾国藩幕。同治间官至江苏按察使。后居苏州。家藏金石碑版名画极富。精书法及诗古文。晚好佛经。有《苏邻诗集》 ...

李鸿裔朗读
()

相关作品

银月凄凉,绮霞明灭,秋色如此。露满清襟,风生衰鬓,夜已三更矣。寻思往事,千头万绪,回首诮如梦里。指烟霄,不如归去,不知今夕何夕。鹑衣百结,膱脂垢腻,犹是小蛮针指。对酒逢诗,高吟大笑,四海今谁似。荷亭竹阁,共风同月,此会今生能几。君须记,去来聚散,只□底是。

()

三十六宫春漏长,隔帘时送御楼香。

倚笼尽日教鹦鹉,为我君前说断肠。

()

莫笑门庭草棘荒,也能随事答年光。

半瓶野店沽醇碧,一畚邻园饷矮黄。

()

从游指点南高胜,蹑郤攀萝兴不赊。

画里余杭人卖酒,镜中湖曲棹穿花。

千岩半出分秋雨,一径微明逗晚霞。

最是夜归幽绝处,疏林灯火傍渔家。

()

南谷霜松老,伤哉一窖尘。学迂穷有鬼,诗在护无神。

往日同参尽,残年入梦频。遗书谁挂眼,衣钵付何人。

()

庭院无风,斜阳满地游丝软。画帘先卷。莫认新来燕。

曲曲阑干,搭住垂杨线。春犹浅。才过青眼。便睹夭桃面。

()

梦绕嵯峨里,神疏骨亦寒。觉来谁共说,壁上自图看。

古翠松藏寺,春红杏湿坛。归心几时遂,日向渐衰残。

()

翼翼高堂,临水之阳。谁其作之,其氏曰王。

()

情知马上去无还,遥指干旌认汉关。纵使生前胡地老,归魂犹得见南山。

()

偃屈霜青,*层烟碧,□□□古人间。山光林色,常伴住人闲。元有仙风道骨。□心趁、玉笋朝班。归来赋,不因五斗,谈笑挂衣冠。九难。谁不羡,商山橘弈,渭水渔竿。引相君玉子,助发幽欢。□□寿觞多少,南溟共北海波澜。君知否,庙堂有意,相与□寒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