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诗

临终诗朗读

一夜小床前,灯花雨中结。我欲照浮生,一笑浮生灭。

明秀

明僧。浙江海盐人,俗姓王,字雪江,号石门子。出家于天宁寺,晚习定于钱塘胜果山。有《雪江集》。 ...

明秀朗读
()

相关作品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春去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
<p>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p><p>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p><p>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p><p>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p><p>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p><p>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p><p>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p>
()

一曲鸾箫别彩云。燕钗尘涩镜华昏。灞桥舞色褪蓝裙。

湖上醉迷西子梦,江头春断倩离魂。旋缄红泪寄行人。

()

心到忘机便是仙。琴能得趣任无弦。病多课子酬文债,田少从人借酒钱。

生盛世,遇今年。雕虫存稿不求传。有言难尽闲中乐,竹影花香白昼眠。

()

无才无德剧痴顽,家国争□付等闲。底事人钦长乐老,死时犹欲比尼山。

()

漱玉鸣珠七里滩,到今犹照客星寒。

卢奴有水徒千顷。未得高贤一瞬看。

()

周当战国时,何为守静正。

干戈既日寻,仁义固不竞。

天下皆跖徒,宁知圣为圣。

是将万物齐,不顾千金聘。

所以忘形骸,所以保性命。

安能小仲尼,岂不识世病。

我从魏公来,访古停乌榜。

聊识贤者心,吁嗟一长咏。

()

百花结成虹,花香蜡不香。

如何此枝上,似蜡更芬芳。

意彼百花魂,结聚无所发。

英灵为此花,色香相假合。

虞姬死为草,舞动应乐节。

蜀主化杜鹃,啼染枝头血。

轮回有托化,亦闻金仙说。

花月自有妖,未易以理察。

乌知此花魂,为香不为蜡。

()

入门投刺吏翩翩,我非欲见礼则然。

异哉宾主两无语,客起疾走如避然。

我已不恭愧昔贤,忍使涂炭朝衣冠。

人生暂聚鸿集川,春风吹飞何后先。

()

玉皇近侍请脩真,赐得南山十里云。樽有圣贤聊自慰,鼎多龙虎复谁分。

谢家山色朝晡见,陶隐松风寤寐闻。万物已齐无一事,独醒惟笑众醺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