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与众真吟诗十一首 其五

云林与众真吟诗十一首 其五朗读

龙旗舞太虚,飞轮五岳阿。所在皆逍遥,有感兴冥歌。

无待愈有待,相遇故得和。沧浪奚足辽,玄井不为多。

郁绝寻步间,俱会四海罗。岂若绝明外,三劫方一过。

杨羲

杨羲 (330—386)东晋时吴人,后居句容(今属江苏),字羲和。少好学,工书画,自幼有通灵之鉴。及长,性渊懿沈厚。与许迈、许谧交往甚密。许谧荐之相王(即晋简文帝),用为公府舍人。简文帝登位后,不复出。《真诰》、《清微仙谱》等称其为上清派创始人之一。永和五年(349)受授《中黄制虎豹符》;六年(350)又从魏夫人长子刘璞受《灵宝五符经》;兴宁二年(364)受《上清真经》,并托神仙口授,制作大量道经秘笈。宋宣和年间敕封为“洞灵显化至德真人”。 ...

杨羲朗读
()

相关作品

隐君家在越江边,烟雨江村绕舜田。玉树郎君宜采服,紫荆兄弟正青年。

山云晓闇读书屋,湖水春明载酒船。何日重来伏龙下,参同契里问神仙。

()

一气潜回万物春,星躔降昂岳生申。

钓台今古风流在,梅岭东西雨露均。

再拥朱轓专节制,久虚清禁待经纶。

衮衣莫讶公归晚,要使遐荒识凤麟。

()

簿领乃俗士,清谈信古风。吾观苏令绰,朱墨一何工。

()

短棹浮沧海,清诗满翰林。幽人中夜泣,壮士百年心。

白日人间尽,黄泉地下深。秋风歌楚些,山雨应猿吟。

()
<p>莲花峰头望帝舟,双忠祠前吟古愁。日星河岳浩然气,大笔更向蚝墩留。</p><p>里人敬忠宝遗字,未入南中金石志。我来下马读残碑,吊古茫茫满襟泪。</p><p>三闽四广何苍黄,胡尘上掩天无光。力支残局赖丞相,间关万里来潮阳。</p><p>双髻峰高练江曲,长桥小市驻行纛。破碎河山小补完,警枕中宵睡初熟。</p><p>于时人心方翕然,盗魁擒馘尸军前。四方响应大和会,祥兴天子平胡年。</p><p>里改今名定斯义,岂为南中好天气!幕府流离半死生,可惜无人述公意。</p><p>更取千秋名镇名,军中凤叔为留铭。当时赤手扶天意,誓欲畀勿东南倾。</p><p>五坡岭边鼓声死,丞相北行残局已。复壁犹藏痛哭人,此邑民原多义士。</p><p>东山谁筑丞相祠?英风如见提师时。手酹睢阳守臣酒,口吟杜陵野老诗。</p><p>残疆更祝和平福,自为里人画此幅。墨沈淋漓玉带生,镌上穹碑石痕绿。</p><p>屡经劫火碑难烧,碑趺赑屃临虹桥。江流桥下天水碧,行客能言炎宋朝。</p><p>大峰北宋公南宋,凄凉君国弥增恸。此桥曾过勤王师,斜日寒潮满桥洞。</p><p>鲁戈回日难中天,潮生潮落穹碑前。粤潮有信杭无信,空嗟三日签降笺。</p><p>南来未尽支天策,碧血丹心留片石。壮哉里门有此观,大书三字碑七尺。</p><p>字高二尺奇而雄,笔力直迫颜鲁公。旁书九字庐陵某,过者千古怀孤忠。</p><p>碑阴何人识何语?询之里人不能举。独有公书永不磨,卓立四朝阅风雨。</p><p>蚝何为者避公书,帖然徙去如鳄鱼。尔虽么䯢识忠义,愧彼卖国降虏奴。</p><p>安得石阑周四角,上覆以亭备榱桷。公书纵道神物护,亦恐年深或斑剥。</p><p>平生我忝忠义人,浪萍还剩浮沉身。壶卢墩畔思故里,义师散尽哀孤臣。</p><p>凌风楼头为公吊,振华楼头梦公召。眼前突兀见公书,古道居然颜色照。</p><p>斗牛下瞰风云扶,愿打千本归临摹。何时和平真慰愿,五洲一统胡尘无。</p>
()

北风吹雁渡江烟,访旧东吴晚泊船。野水似龙争入海,大星如月独当天。

羌村梦寐青灯下,蜀道间关白发年。兵革漂流无倚著,眇余何处赋归田。

()

霜天起长望,残月生海门。风静夜潮满,城高寒气昏。

故人何寂寞,久已乖清言。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

一天风雪里,归去是今朝。送客诗初就,推篷冻未销。

连年云洞话,三折富春潮。清白留图画,斯人不可描。

()

红白桃花开满枝,满城微雨牡丹时。因过古寺逢僧话,莫遣扁舟解缆迟。

客里逢春多病酒,江南到处半题诗。山川总是曾游处,一曲琵琶写别离。

()

又黄昏,闲闲庭院,银河逃下星小。曲廊回榭经历遍,飘堕个侬怀抱。

纤手爪,把罗扇扑来,微影风颠倒。亭亭袅袅。看惹带沾衣,犹饶风韵,应是断肠草。

当年事,隋苑秋沉烟杳。而今零落池沼。无多光焰难收拾,拼与青磷同老。

君莫恼。若贮入纱囊,犹伴读书好。窗虚只鸟。试飞近帘前,刚逢月上,休错认天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