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朗读

画角声中朝暮浪,青山影里古今人。烟低紫陌千行柳,日暮朱楼一曲歌。

洛水波声新草树,嵩山云影旧楼台。云布长天龙势逸,风高秋月雁行齐。

风递莺声喧座上,日移花影倒林中。芳园醉散花盈袖,幽径吟归月在帷。

极目远山烟外暮,伤心归棹月边迟。

崔致远

崔致远,字孤云,号海云,谥号文昌。朝鲜半岛新罗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人。十二岁时,即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乘船西渡入唐。初在都城长安就读,曾游历洛阳。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进士及第,出任溧水县尉,任期届满,被淮南节度使高骈聘为幕府,后授职幕府都统巡官。其二十八岁时,即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以“国信使”身份东归新罗。其留唐十六年间,为人谦和恭谨,且与唐末文人诗客、幕府僚佐等交游甚广。 ...

崔致远朗读
()

相关作品

春风堤上柳条新,远使东南慰小民。千里宦途难了志,百年尘世未閒身。

豺狼当道须锄殄,饿殍盈岐在抚巡。自揣菲才何以济,只将衷赤布皇仁。

()

水车山前溪月白,去年曾作寒夜客。主翁团坐竹炉红,老姥烧茶多喜色。

今年又宿邻西家,柴门临水竹交加。眼前风物总如旧,只有疏篱梅未花。

平生到处多清兴,聊对沙鸥发新咏。明年强健又重来,沙鸥笑我胡为哉。

()

新绿园林雨过时,黄鹂无语恨春归。杨花怕逐东风去,搭住阑干不肯飞。

()

昔年持斧按边州,闲上高城久驻留。曾见兵锋逾百草,偶题诗句在红楼。

控弦挽粟成陈事,缓带投壶忆旧游。狂斐更烦金石刻,腼颜多谢镇西侯。

()

湖岸朱栏迥,春宵亦借眠。烟林自渺渺,水月故娟娟。

梦引此村鹤,磬生何处禅。微宫何足恋,顿欲寐尘缘。

()

大洞仙宫古有名,要观主宰立平生。

挂琴堂上心尤逸,种菊池边景益清。

巳喜襟期同我得,旋将契谊与君盟。

丹泉肯入丹田去,愿受丹□学大成。

()

筼节缘枝,棕丝缀叶,小蕊不争浓艳。为檀枕平分,钿钗一半。

谁载楚江轻桨,但故国、情多长悽惋。雕笼密认,翠禽红爪,也输纤软。

深院。残暑换。每闻处隔帘,倦时遗簟。还付与朝朝,画眉同剪。

最恨霜风骤紧,剩绣被、馀熏添秋怨。问甚日、花影药栏,几簇淡鹅重染。

()

径曲禅扉掩,蝉鸣谷树幽。石床堪信宿,竹院喜曾游。

剥转猿频报,经翻叶落稠。随缘忘去住,况为晚山留。

()

上苑春风盛物华,天津云锦赤城霞。轻舟矮马追随远,翠幕青旗笑语哗。

化国楼台隔瀛海,吴儿洲渚记仙家。山斋此日肠堪断,寂寞铜瓶对杏花。

()

天下南北车书通,行人点点过汴宫。空馀艮岳一拳土,黯惨如雪吹不融。

平乘楼上王夷甫,一流中外泪如雨。西风羽扇不障尘,更是莲子随根去。

政事堂中三相公,往往退食如夔龙。少年恸哭不见用,一语不合面发红。

八年流落无处所,合眼当朝遽如许。忠魂不到海门潮,别殿芙蓉废为圃。

茫茫古路日平西,不信金铜不泪垂。浮沈亲故懒相问,白发唯有春风知。

李侯髀肉堪流涕,同谷哀吟越州弟。买丝刺绣刺未成,公子翩翩雁书至。

飘飘起望白云间,裘雪牛车度赤山。年馀七十能几见,我且欲往穷当还。

平生高李经行处,寂寞断桥漂落絮。不知到日似枯鱼,泪入黄河别鲂鱮。

当空殿阁密云团,曾和薰弦接羽翰。至今尚留花石否,杜鹃再赋长恨端。

苏州正念东邻女,伤心更遇杨开府。语言憔悴敢分明,买酒行浇茂陵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