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诗一首朗读

西来汉水接江流,大别山前旧沔州。看到夕阳无尽兴,一行飞鹭下汀洲。

林邵

林邵,字才中,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概子,颜兄。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英宗治平间知南新县(《元丰类稿》卷四五《天长县君黄氏墓志铭》)。哲示元祐三年(一○八八),提点河西路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二),徙知光州(同上书卷四一四)。绍圣四年(一○九七),为淮南转运副使。元符间官吏部郎中。徽宗崇宁四年(一一○五),知颍昌府。终宝文阁直学士。谥正肃(清乾隆《福清县志》卷九)。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六。今录诗三首。 ...

林邵朗读
()

相关作品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

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醺醺宿酒残妆。待付与、温柔醉乡。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

()

野马荒前堠子开,天青独上客衣来。

美人若有相思梦,云雨何曾隔楚台。

()

蓬莱清浅信推迁,回首乡关事可怜。

今日朝簪陪末秩,早时社鼓舞华筵。

陈平宰国无消息,质倍辞家有岁年。

蹙蹙生涯非我里,滔滔四望极敷天。

()

閒看是斯文,无秦擬自焚。

病来兼万事,休去负深云。

直语时多忌,幽肠俗不分。

如何麋与鹿,犹此傍人群。

()

上方人不到,岚气晓氤氲。鸟道初无路,僧居半是云。

青山空色相,流水悟声闻。扰扰红尘客,畴能为解纷。

()

驱马出国门,擐鞭与君辞。我行岂云乐,生离有余哀。

永念平生亲,流涕如连丝。况复多阴霖,行潦成污池。

驽马已云罢,欲进忽复迟。聊复稍盘桓,故乡犹可晞。

前路邈何极,忧念生狂痴。

()

径直夫何细,云山知机重。

朱门均白屋,红叶间青松。

野火烧冈草,残阳下远峰。

伤心绕村落,倦客独携筇。

()

龙门从昔种芝田,家学源深奕世传。月榭芳兰新绕砌,天都谏草旧遗篇。

行觇听鹿鸣江浦,又送飞鸿过楚天。此夜赓吟偏逸致,墨华吹动綵衣跹。

()

晚蝉犹噪树,新月遂当天。

闵雨心虽切,题诗思亦牵。

故应听摵摵,殊愈对娟娟。

忆我章泉弟,松窗竹屋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