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朗读

象辂初乘雁,璇宫早结褵。离元应春夕,帝子降秋期。

鸣瑜合清响,冠玉丽秾姿。和声跻凤掖,交影步鸾墀。

元万顷

[唐](公元?年至约六八九年)字不详,洛阳人。生年不详,约卒于唐武后永昌元年。[1] 。乾封中,(公元六六七年)从李积征高丽,为辽东总管记室。尝奉令作文檄高丽,有讥高丽不知守鸭绿之险语。高丽遂移兵固守鸭绿,官军不得入,万顷坐是流于岭外。遇赦还,拜著作郎时武后讽高宗召诸文士论撰禁中,万顷与选。朝廷疑议表疏,皆密使参处,以分宰相权。时号“北门学士”。武后临朝,迁凤阁舍人,寻擢凤阁侍郎。万顷素与徐敬业兄弟友善,因为酷吏所陷,配流岭南而死。 ...

元万顷朗读
()

相关作品

地以静而方,天以动而圆。

既正方圆体,还明动静权。

静入必成润,动极遂成然。

润则水体具,然则火用会。

水体以器受,火用以薪传。

体在天地后,用起天地先。

()

楚云台接小匡庐,紫水归人赋卜居。鹤发尚披孺子服,羊裘终枉美人车。

山连北户多藏豹,门对南溟有化鱼。碧玉楼前千仞雪,肯容狂简礼簪裾。

()

呼吸湖中水,山椒寄此身。

洞门风雨夜,电火逐霜鳞。

()

正千林初碧,莺到山间。对楚尾,乱峰妍。忽朝来、见说使君西去,留春无策,又送征鞍。

五马青莎,双旗赭岭,帕首蛮童夹道看。随意轻茵柳绵外,迎人空翠彩云边。

风物滇南尽好,芳甘无数,绿波里、叶叶嘉莲。沙际市,郭门船。

人家如画,半入溪烟。拄笏西窗,应多爽气,放衙东阁,定倚新篇。

古来才子,有碧鸡作颂,冉駹驰檄,亦向南天。

()

萧瑟儒生意,真为众所嗤。塞鱼安穴隙,危鸟任风枝。

望古心期杳,忘机世论疑。微茫有孤愤,天地一长唏。

()

九月传杯,要携佳客栖霞去。满城风雨。记得潘郎句。
紫菊红萸,何意留侬住。愁如许。暮烟一缕。正在归时路。

()

文物如邹鲁,斯言信不虚。科名唐进士,道学宋元儒。

祠宇依山曲,遗书布海隅。风流今孰继,林子亦其徒。

()

尝闻松化石,未闻树化竹。君家草堂树,何乃虚其腹。

怀抱日益空,枝叶不放绿。其中有容焉,外润若不足。

僧还可入定,旅寓何必屋。居士空诸有,不独此老木。

()

忆昨省观趋{左氵右霝}川,莱衣拥绿方少年。

艰难险阻俱未历,孟浪勇决唯争先。

舟发赵屯犹未饭,有风北起空蒙间。

掀摇三山簸五岳,巨浪倒泼东南天。

千林向人俱顿仆,两岸过眼真飞骞。

帆墙回戛河汉底,鷁首俯饮蛟龙渊。

跳波溅沫来四面,坐中时得鲤与鳣。

妻啼婢讪殊不顾,兀坐正读逍遥篇。

为言方破万里浪,不尔捉月为神仙。

江中逢巨石,颇突为引牵。

逡巡水势亦平缓,幸免肝胫输乌鸢。

暮投彭泽宿荒草,神惊魄颤何能眠。

自兹稍悟垂堂戒,靴纹才起不敢前。

矜持太过仅无患,往往所至伤流连。

乃知老谋与壮事,心胆殊异难兼全。

重来此地畏汹涌,藏舟别浦看漪涟。

鱼跳鸥下自可喜,何用蛟鳄饮流涎。

斜阳依依照草木,夹岸葭菼铺书氊。

儿今弱冠昔何有,昔颔无须今皓然。

二十余年才瞬息,时事几蜕如秋蝉。

区区走俗亦何赖,安得尺地巢林泉。

()

孩提无不爱其亲,不失其心即大人。

从此劝君休外慕,悦亲端的在诚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