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头陀上人赴庐山寺

送头陀上人赴庐山寺朗读

僧家无住著,早晚出东林。得道非真相,头陀是苦心。

持斋山果熟,倚锡野云深。溪寺谁相待,香花与梵音。

郑常

郑常[唐](约公元七七三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中前后在世。以诗鸣。尝谪居渔阳。 ...

郑常朗读
()

相关作品

山头寒泉穴,净若镜面平。

熨齿敲冰冷,贮缾微玉声。

傍有野鹿迹,上啼林鸟清。

何由一往挹,况复方病醒。

()

塞北城当蓟北门,三河流接九河源。霸图已逐秋云远,节制新添虎卫尊。

几处桑麻思乐业,千家砧杵静朝暾。此时天畔登楼望,眼入西风忆故园。

()

谢公昔卧东山麓,山中无日无丝竹。美人笑捧如花颜,饮酒赋诗欢不足。

古来同乐必同忧,公能不为苍生谋。征西司马亦何事,犹使桓兵窥上流。

贼兵在郊公在墅,天下江山个中睹。老温病死强秦奔,一代功名荷天与。

太平宰相固云云,清言非罪还非勋。四郊多垒一身乐,吾忆冶城王右军。

()

欹欹整整复皑皑,可是春冰细剪裁。

到处江山皆玉立,谁家庭院不花开。

几回旋绕还飞去,半饷悠扬却下来。

独有梅边易消灭,也应和气近蓬莱。

()

江海今为客,风波失所依。白云心已负,黄绶计仍非。

累辱群公荐,频沾一尉微。去缘焚玉石,来为采葑菲。

州县名何在,渔樵事亦违。故山桃李月,初服薜萝衣。

熊轼分朝寄,龙韬解贼围。风谣传吏体,云物助兵威。

白雪飘辞律,青春发礼闱。引军横吹动,援翰捷书挥。

草映翻营绿,花临檄羽飞。全吴争转战,狂虏怯知机。

忆昨趋金节,临时废玉徽。俗流应不厌,静者或相讥。

世难慵干谒,时闲喜放归。潘郎悲白发,谢客爱清辉。

樗散材因弃,交亲迹已稀。独愁看五柳,无事掩双扉。

世累多行路,生涯向钓矶。榜连溪水碧,家羡渚田肥。

旅食伤飘梗,岩栖忆采薇。悠然独归去,回首望旌旗。

()

藕花香里有丛筠。照水绿梢新。清洁出风尘。似特与、幽人写真。门无俗客,地多清兴,羽扇白纶巾。甘作太平民。故自谓、羲皇上人。

()

南岳高僧开道场,阳羡贡茶传四方。蛇衔事载《风土记》,客寄手题春雨香。

故人惠泉龙虎蹙,吾兄紫笋鸿雁行。安得茅斋傍青壁,松风石鼎夜联床。

()

何来一片。看陂陀十里,绿云遮遍。枯处仍留,折后还连,难断平生未见。

去年卧病新开市,曾互约、愁心漫展。谁教汝、杂茁漫天,缭乱今忧昨怨。

欲把情根移去,看此山辽阔,是何真面。小院谁家,如此骄阳,不借浓荫羃掩。

角灯纵伴篮舆急,又一卷、一枝细验。恨者番、贼火无谬,下手先秋妄剪。

()

有铁莫妄熔,熔作侠士椎。

有帛莫妄缝,缝作山人衣。

君看天放翁,气貌绝清赢。

濩落七尺身,仁义充肤肌。

无家救人穷,无田恤人饥。

江湖三十秋,白头转岖崎。

余情尚洒洒,不吐酸寒辞。

事慕古豪杰,诸儿那得知。

或云有仙骨,深中愈难窥。

趫腾华佗戏,偃蹇梁鸿噫。

世熊贵反覆,口语澜翻飞。

夫子顾之笑,百触不发机。

宁当待沟壑,西山古谁悲。

佩君珊瑚钩,酌以玻璃卮。

相知岂云无,去去勿得疑。

()

薄薄酒,饮两钟。粗粗布,著两重。美恶虽异醉暖同,丑妻恶妾寿乃公。

隐居求志义之从,本不计较东华尘土北窗风。百年虽长要有终,富死未必输生穷。

但恐珠玉留君容,千载不朽遭樊崇。文章自足欺盲聋,谁使一朝富贵面发红。

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