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杖曲

箫杖曲朗读

桂楫兰舟谁吊古,往寻美竹潇湘浦。

淋漓恨血染秋烟,千载娥皇泪痕苦。

当时得之无所施,爱同海底珊瑚枝。

金刀横截瘦蛟颈,剜作玲珑箫管吹。

骊珠上连星点七,窍窍清圆俱应律。

有时提挈坐花前,葛陂老龙眠在膝。

世人不知何如名,但见鹿斑碎点琅玕青。

掀髯一笑发孤弄,杖头忽作呜呜声一声。

昆冈山石裂,两声梅花尽飞雪。

三声群仙飞佩听,四声吹堕瑶台月。

五声银潢惊倒流,霜凋芦叶风鸣秋。

六声凤叫海日出,吴姬敛黛凝春愁。

七声八声毛发耸,露寒乳穴浮银汞。

九声连十怒涛翻,鲸鱼鼓鬛三山动。

停吹起坐向客言,此是黄痴之所传。

斯人已骑鹏翼去,老眼摩婆今几年。

我云道人休叹息,犹胜蓬莱铁仙笛。

古物存亡奚足悲,云断苍梧暮山碧。

谢常

苏州府吴江人,字彦铭,一作彦明。少时师事扬维祯。长四六文。洪武中举秀才,试赋称旨,以母老不受官职,隐居震泽之东溪,教授生徒。有《桂轩稿》、《东溪集》。 ...

谢常朗读
()

相关作品

一麾邂逅得东秦,忆别家山六度春。何意眼看毛竹洞,主人仍是故乡人。

()

平畴一望黍禾稀,远树峰峦天外微。水国虾留当鲙鲊,乡园桑尽典秋衣。

连翩羽檄荒林下,绎络徵书塞上飞。可是三分才溢额,那知鸿雁野号归。

()

稍踏边尘识险夷,忍辞苦口语临歧。一江沈锁公无渡,千里持粮士有饥。

上将在谋争要著,南人不反竖降旗。惟应预拟平蛮颂,待取秋风露布驰。

()

若耶之溪五十顷,绿晕红酣画船暝。吴王宫中十万妆,明霞为佩风为裳。

箫鼓参差棹歌发,隔岸清波照罗袜。年少谁家双紫骝,坐看玉腕明中流。

日暮香风四天起,恼杀金陵谪仙子。

()

汝辈劳宵旰,徵兵几道闻。虎符新使者,猿臂故将军。

鼓叠漻堤浪,旌连亳社云。只今惟一战,白羽莫纷纷。

()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人愁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裛红兰死,秋凋碧树伤。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

今古几齐州。华屋山丘。杖藜徐步立芳洲。无主桃花开又落,空使人愁。

波上往来舟。万事悠悠。春风曾见昔人游。只有石桥桥下水,依旧东流。

()

倚楼人暮。孤愁迥,浮云遮断乡树。朔风吹雁送书来,寒带沧江雨。

念一霎、轻沤迅羽。浮生能几连床语。莫漫说归期冷,梦落西堂,瞥眼绿芜如许。

应省汎更中年,焚兰短劫,客游多少歧路。暗尘销尽鬓青青,偏是愁长驻。

正作恶、颠风断渡。荒波看尽冰夷舞。又峭寒、收灯后,故垄关心,野梅开否。

()

(古有理王,能守清一以致无刑,故为《至理》之诗
一章三韵十二句)
理何为兮,系修文德。加之清一,莫不顺则。意彼刑法,
设以化人;致使无之,而化益纯。所谓代刑,以道去杀。
呜呼呜呼!人不斯察。

()

颇恨登临,浪自作、骚人愁语。石城上、何须苦说,死袁生褚。当日卧龙商略处,秦淮王气真何许。与君来、萧瑟北风寒,黄云暮。

枕钟阜,湖玄武。生此虎,真蹲踞。看四山环合,休临江渚。可笑唐人无意度,却言此虎凌波去。君且住、明月为人来,潮生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