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日忆陈从训将至燕都

立秋日忆陈从训将至燕都朗读

黄鸟忽飞过,窅然思故人。

不知千里外,若个酒杯频。

客路燕山晓,河桥御水滨。

焦山凝望处,梧叶下秋旻。

郭第

明崇祯丙子(1636)举人,清顺治九年(1652)进士,敕授文林郎,任河南汜水知县,时中原方经战火洗劫,土地荒芜,民不聊生,流离失所,第赴任后,率先招徕失散流民,奖励垦殖,人民安居乐业,“编户数千家,辟地数万亩。”并捐修文庙,重兴学校,亲自将所携经史课授青少年,于是弦诵之声,遍于里巷,社会速趋稳定,颇有政声。著有《蛰庵集》,已佚,另星诗文存留于《南安县志》《诗山书院志》《蓬岛郭氏家谱》。 ...

郭第朗读
()

相关作品

杨彪不著鹿皮冠,元亮还书甲子年。此去乱离何日定,向来名节几人全。

中原消息苍茫外,故里山河涕泪边。六国帝秦天暂醉,鲁连休死海东壖。

()

风吹蛮雨滴芭蕉,杵臼敲残夜寂寥。留得孤灯床榻畔,思明州里过元宵。

()

人生聚散感浮萍,又对西风送季鹰。万事凄凉频夜雨,百年憔悴尚寒镫。

秋来亦似将归客,老至何如退院僧。一发青山江上路,几时歌啸共君登。

()

去国二千里,叱驭良已勤。到官一百日,啜菽念所欣。

使君岂常流,早岁承华勋。螭首有故步,天香带馀熏。

时清省谏纸,符竹亦再分。属者寇虽除,遗民尚惊尘。

公来钤江右,喜气感三军。下担见施设,果苏彫瘵群。

天姿夙已高,况复勇所闻。属县但期约,讼庭无放纷。

村团不识吏,处处饱羹芹。生女戒勿怒,减输劝其耘。

惠术颇次第,归心已乡枌。小子谬从师,颇尝侍朝曛。

从容进逢掖,惨淡立红裙。中坐要娱客,所陈金石文。

行装遂如此,何以充栋棼。人事与天意,嗟予岂须云。

来携谏坡雨,去开崆山云。多公能摧刚,圣虑已策勋。

行藏吾有命,所愿不忘君。

()

当时高义重金台,三十年来事未灰。死矣故人犹有后,晤来贤嗣不胜哀。

徐君宿草谁曾往,谢傅西州首重回。莫向柏台论旧事,今人翻覆恐生猜。

()

君从澄江来,还望澄江去。澄江渺千里,孰是君归处。

连连波上山,历历沙边树。长安多亲知,青云在指顾。

一行拂尘衣,高意竟莫禦。淩江望农烟,憩石呼晚渡。

芳阡笑儿童,佳木散徒御。问讯钓鱼竿,汀洲未云暮。

()

去年秋露下,羁旅逐东征。今岁春光动,驱驰别上京。

饮中相顾色,送后独归情。两地无千里,因风数寄声。

()

泓泓圆碧漾新荷,猎猎斜风颤绿莎。

农事正忙三月后,野田齐唱插秧歌。

()

君不见三峡滟滪瞿塘堆,盘涡日夜轰春雷。又不见洞庭周遭六百里,日月出入其湾隈。

人间伟观有如此,欲往莫到空低回。如何湖光几席上,万顷镜净无纤埃。

桃花雨馀春涨急,盎盎正作蒲萄醅。菰蒲远映水一碧,五月菱熟芙蕖开。

冰轮宵向座隅涌,四座林影参差来。天寒潮落洲渚出,健步更宜寻野梅。

吴郎一生短檠下,裹以章服羞自媒。家山故有丘壑在,松竹多是儿时栽。

中年有得云水趣,深入鸥鸟无惊猜。坐令浮念扫除尽,方寸淡泊寒如灰。

浩歌时从鼓枻去,高卧不怕当关催。鉴湖贺老即君是,定与谪仙长举杯。

()

白玉楼台知几重。夜来望断广寒宫。一分乍阙婵娟影,二八尤宜冰雪容。
云鬓露,玉钗风。水晶帘幕正玲珑。殷勤再为天香醉,可惜清光付晓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