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户千门外,芳林列几行。叶方滋雨嫩,莺始带烟藏。
深处栖宜稳,高枝借不妨。缕疏晴更翠,巢暗午犹凉。
玉树新遮碧,金衣半露黄。春教舒锦幄,调欲谱银簧。
绕屋阴仍浅,迁乔愿早偿。乘时来奋翼,鸾凤并翱翔。
赋得千林嫩叶始藏莺。唐代。杨士芳。 万户千门外,芳林列几行。叶方滋雨嫩,莺始带烟藏。深处栖宜稳,高枝借不妨。缕疏晴更翠,巢暗午犹凉。玉树新遮碧,金衣半露黄。春教舒锦幄,调欲谱银簧。绕屋阴仍浅,迁乔愿早偿。乘时来奋翼,鸾凤并翱翔。
杨士芳(1826年-1903年),字兰如,福建省台湾府噶玛兰厅(今台湾宜兰县宜兰市)人,曾中清朝进士,台湾日治时期,任宜兰厅参事。同治元年(1862年)乡试中举人,同治七年(1868年)中三甲一百一十八名进士,殿试钦点浙江省即用知县,加同知五品官衔。不久因母丧丁忧,未能赴任。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之后,日军欲利用杨士芳的声望,平定各地反抗,特任命其为救民局委员,参与防备。次年(1896年,日本明治二十九年)杨士芳出任宜兰厅参事,翌年获佩绅章。卒于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一月十日,享年七十有八。 ...
杨士芳。 杨士芳(1826年-1903年),字兰如,福建省台湾府噶玛兰厅(今台湾宜兰县宜兰市)人,曾中清朝进士,台湾日治时期,任宜兰厅参事。同治元年(1862年)乡试中举人,同治七年(1868年)中三甲一百一十八名进士,殿试钦点浙江省即用知县,加同知五品官衔。不久因母丧丁忧,未能赴任。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之后,日军欲利用杨士芳的声望,平定各地反抗,特任命其为救民局委员,参与防备。次年(1896年,日本明治二十九年)杨士芳出任宜兰厅参事,翌年获佩绅章。卒于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一月十日,享年七十有八。
共登临处,飘风袂、倚空碧。雨卷云飞,长有桂娥看客。箫喜生春,遍锦城如画,雪山无色。一梦才成,怳天涯南北。
舞余歌罢,料宣华、回首尽陈迹。万里秦吴,有情应问消息。我欲归耕,如何重来得。故人若望江南,且折梅花花相忆。
。。。
从宦三十载,故山凡几归。昔归尚有屋,再归已倾攲。
今归但乔木,竹落荆薪扉。上为鹳鸟都,下为鸡犬栖。
相彼东北隅,三亩以为基。积块与运甓,实洼而培庳。
成兹道傍舍,空我橐中赀。堂室敢即安,牖户适所宜。
嘉树三四株,当窗发华滋。馨香入怀袖,似与迁徙期。
我今六十老,岂不知前非。咨谋愚见拾,就列筋力微。
窃食奉祠禄,永负伐檀诗。松楸幸在望,邻曲不见遗。
葛巾随里社,庶以保期颐。
。。。
为水不入海,安得浮天波。为木不在山,安得横日柯。
再来君子傍,始觉精义多。大德唯一施,众情自偏颇。
至乐无宫徵,至声遗讴歌。愿鼓空桑弦,永使万物和。
顾己诚拙讷,干名已蹉跎。献词惟在口,所欲无馀佗。
乍作支泉石,乍作翳松萝。一不改方圆,破质为琢磨。
贱子本如此,大贤心若何。岂是无异途,异途难经过。
。。。
。。。
。。。
。。。
。。。
。。。
少年喜追随,老大厌諠哗。惭愧二三子,邀我行看花。
花开岂不好,时节亦云嘉。因病既不饮,众欢独成嗟。
管弦暂过耳,风雨愁还家。三日不出门,堆豗类寒鸦。
妻儿强我饮,饤饾果与瓜。浊酒倾残壶,枯鱼杂乾虾。
小婢立我前,赤脚两髻丫。轧轧鸣双弦,正如橹呕哑。
坐令江湖心,浩荡思无涯。宠禄不知报,鬓毛今已华。
有田清颍间,尚可事桑麻。安得一黄犊,幅巾驾柴车。
。。。
鸣鸠乳燕春闲暇。化作绿阴槐夏。寿酒舞红裳,睡鸭飘香麝。醉此洛阳人,佐郡深儒雅。
况坐上、玉麟金马。更莫问、莺老花谢。万里相依,千金为寿,未厌玉烛传清夜。不醉欲言归,笑杀高阳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