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余刎颈交,其固如胶膝。一旦利害临,易辙成仇嫉。
吾观古君子,澹然谈接膝。持心如镜平,何尝指白日。
广交兴绝交,两论俱可黜。
读汉书 其一。唐代。常安。 耳余刎颈交,其固如胶膝。一旦利害临,易辙成仇嫉。吾观古君子,澹然谈接膝。持心如镜平,何尝指白日。广交兴绝交,两论俱可黜。
常安。 (?—1747)清满洲镶红旗人,字履坦。康熙三十二年举人,乾隆间官至浙江巡抚。通经史,能文章。以论著讥刺时事获罪,下狱死。有《从祀名贤传》、《受宜堂集》。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
。。。
。。。
。。。
。。。
江上华星照锦袍,前驱甲胄左旌旄。耿纯附凤先扶汉,庄子观鱼昔在濠。
每为才求千里骏,直将心服五陵豪。山河王气重经验,茅土功臣定见褒。
食客簪承新玳瑁,上公酒赐内蒲萄。地开梁汴云初集,天作周邦日渐高。
共说英雄如管乐,已知伯仲是萧曹。省垣薄暮移红药,门径馀阴长碧桃。
四牡劳贤纷杂远,仙舟容我待游遨。楚平越定看归马,弓矢明年咏载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