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芙蓉渡,沙明日又低。山城短于竹,茅舍半临溪。
好鸟寻常见,晴岚咫尺迷。惟凭双塔影,犹可识东西。
南康县。唐代。李文藻。 曲折芙蓉渡,沙明日又低。山城短于竹,茅舍半临溪。好鸟寻常见,晴岚咫尺迷。惟凭双塔影,犹可识东西。
李文藻:(1730~1778)字素伯,晚号南涧。清代官吏、藏书家。山东益都(今青州)人,字素伯,一字茞畹,晚又号南涧(一作南磵)。天资聪慧,少年乡试时以第二名中试,受到主考官钱大昕的赞赏,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年(1761)进士,曾任广东恩平、新安、潮阳县知县,官至广西桂林府同知,未及一年而没,时为乾隆四十三年(1778),得年四十九。李氏自小天资俊朗,年十三,随父游曹家亭,仿《赤壁赋》作记一篇,见者惊为神童。及长,从钱大昕游,穷经志古,肆力于汉唐注疏。 ...
李文藻。 李文藻:(1730~1778)字素伯,晚号南涧。清代官吏、藏书家。山东益都(今青州)人,字素伯,一字茞畹,晚又号南涧(一作南磵)。天资聪慧,少年乡试时以第二名中试,受到主考官钱大昕的赞赏,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年(1761)进士,曾任广东恩平、新安、潮阳县知县,官至广西桂林府同知,未及一年而没,时为乾隆四十三年(1778),得年四十九。李氏自小天资俊朗,年十三,随父游曹家亭,仿《赤壁赋》作记一篇,见者惊为神童。及长,从钱大昕游,穷经志古,肆力于汉唐注疏。
。。。
客里光阴速,天涯道路长。漂流知几处,奔走已三霜。
似汝年犹壮,如余老足伤。应惭谢氏父,徒忆阮家郎。
识旷惟游衍,时艰可荐扬。第须依竹径,未用羡罗囊。
卜卖严公术,医钞陆姓方。暇仍研史册,閒亦爱诗章。
运至终超达,道穷姑退藏。晴窗开药笼,雨馆倚书床。
苕水支支绿,淞云片片黄。客行随处是,旅食在身彊。
白首摧颓甚,青春奔迅将。频年同患难,此去莫凄凉。
木德迎新节,条风换岁阳。萍踪如可合,处困更何乡。
。。。
。。。
。。。
。。。
旧客常乐坊,井泉浊而咸。新屋新昌里,井泉清而甘。
僮仆惯苦饮,食美翻憎嫌。朝朝忍饥行,戚戚如难堪。
中下无正性,所习便淫耽。一染不可变,甚于茜与蓝。
近贫日益廉,近富日益贪。以此当自警,慎勿信邪谗。
。。。
。。。
清晓鸣辘轳,携杖入芳园。中有满架藤,稠叠铺绿云。
不雨色常润,无风叶自翻。圆实间深紫,灿烂吐奇文。
土人不肯顾,瓜茄乃盛盘。异种生岭南,移裁东海漘。
地瘠饶霜雪,弱质焉久存。一摘泪盈把,再摘心悲酸。
摘密休摘疏,聊以删芜繁。轻指莫动摇,恐或伤其根。
虽知冷必死,且护眼前安。昔日苏长公,题诗谪古循。
诸品独见推,谓可方吴莼。予今窜远碛,旧国变荒榛。
亲朋无一在,见尔如故人。柔滑淡相得,破铛煮泉新。
一筐贻北里,甘苦味共分。尔藤亦不幸,处处逢逐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