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诚之待制燕别西湖〈并叙〉

和李诚之待制燕别西湖〈并叙〉朗读

熙宁六年九月,天章阁待制李公,自登州来守此邦。

爱其山川泉石之胜,怡然有久留之意。

此邦之人,安公之惠,亦欲公之久于此也。

然自其始至,而民知其方将复用,惧其不能久矣。

明年二月,诏书移牧河间,邦之父兄皆惜其去。

虽公亦将留焉而不可得也。

于是数与其僚燕于湖上,曰:“北方幸安,余将复老于此。

”酒酣,赋诗以别,従而作者三人。

公平生喜为诗,所至成编,及来此邦而未尝有所为,故尤贵之。

遂相与刻于石,以慰邦人之思焉。

东来亦何恃,夫子此分符。

谈笑万事毕,樽罍众客俱。

高情生远岫,清兴发平湖。

坐使羁游士,能忘岁月徂。

纵欢真乐易,恨别不须臾。

庙幄新谋帅,河间最近胡。

安边本余事,清赏信良图。

应念兹园好,流泉海内无。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朗读
()

相关作品

蠖轩屈首诗书人,自喻适志非求伸。

闻蝉熟寐白竹簟,见客一整乌纱巾。

语言无味穷鬼志,香火有缘居士身。

明年得去不汲汲,种竹待笋犹须春。

()

春山敛黛低歌扇。暂解吴钩登祖宴。画楼钟动已魂销。何况马嘶芳草岸。

青门柳色随人远。望欲断时肠已断。洛城春色待君来,莫到落花飞似霰。

()

香叶由来耐岁寒,几经真赏驻鸣銮。

根通御水龙应蛰,枝触宫云鹤更盘。

怪石误蒙三品号,老松先得大夫官。

知君劲节无荣慕,宠辱纷纷一等看。

()

粤王台上气萧萧,万木惊秋景寂寥。马首凭陵伤苜蓿,鹊巢栖断怨鸱鸮。

笳声月落心如折,雁字风高影欲摇。野老临江空怅望,乘槎欲泛海边潮。

()

无计远尘嚣,寻幽过野桥。

风刀削林沙,云带束山腰。

水抱孤村过,舟回断岸遥。

几时忘俗虏,来此伴渔樵。

()

玉堂清冷不成眠,却忆芦埼系钓船。篷背萧萧洒秋雪,画中著我白鸥边。

()

古人借宅亦种竹,大是饕奇心未足。高斋闻有万琅玕,坐对怀山饮秋绿。

官閒胜日无一事,尊酒不空仍有肉。他时剥啄叩君门,高枕矮床容我宿。

()

近时来井邑,远迹亦山林。每忆君赐食,尚期朋盍簪。

遣文当述理,临政必清心。片语人皆信,无烦徙木金。

()

堂迥人遥,幢虚云补,古今代谢堪惊。战垒凭花,游裙怜草,菜羹谁荐芳馨。

南鸿归梦,空扪历、危楼上层。金尊愁对,迁客骚人,一例飘零。

逋仙祠宇西泠,几树梅花,同此凄清。浅水吟香,禅关读易,有缘猿鹤同听。

世途安处,湖波稳、扁舟叶轻。余生都付,老我苍山,吊客青蝇。

()

道来不肯扣丹扉,秋水罗江看夕晖。席上香寒花竹谱,山中云暖薜萝衣。

教儿尽把韦经读,作客还夸赵璧归。江海天遥音问少,寸心长与雁同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