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曾敦史会秀野诗韵 其一

次曾敦史会秀野诗韵 其一朗读

握手相逢醉别筵,兴酣真是饮中仙。一枰聊欲观成败,三盏何劳辨圣贤。

老去不传巫峡梦,夜来频咽玉池泉。鉴湖自昔多清赏,结约芒鞋上钓船。

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李光朗读
()

相关作品

岩桂遥从禹穴来,天香全似月宫栽。金风凄峭飘龙脑,想见吾庐烂熳开。

()

浅约鸦黄,轻匀螺黛,故教取次梳妆。减轻琶面,新样小鸾凰。每为花娇玉嫩,容对客、斜倚银床。春来病,兰薰半歇,一管舞衣裳。

悲凉。人事改,三春秾艳,一夜繁霜。似人归洛浦,云散高唐。痛念你、平生分际,辜负我、临老风光。罗裙在,凭谁为我,求取返魂香。

()

即不疲行役,何方作逸民。风林摇入暮,沙水咽迷津。

远灶翻刍狗,低篷仰杞人。江边如秃节,可共雁来宾。

()

倚阑枫落吴江暮,地坼天倾百川注。飞梁千尺虹影垂,人生南北多岐路。

古来吴越争为家,句践未足轻夫差。鸟喙不可同富贵,范蠡亦乘浮海槎。

五湖水落三江口,西施却入鸱夷手。我有此志非此时,且对长桥一杯酒。

始疑苍龙蜕脊骨,三十六鳞次第脱,渴欲饮川川不竭。

又似明月相离连,上弦下弦空影圆,行舟如梭月心穿。

雄藩千翼来飞汎,日看水兵教水战。能诗忽忆谢玄晖,解道澄江净如练。

()

柳外披烟舒远目,花边植杖坐芳茵。能言百舌深藏叶,解舞鹍鸡不避人。

()

本是扶犁客,随缘漫作官。

故山应念我,薇蕨已阑干。

()

病骸中酒黄昏后,笙歌乍传别院。被冷惊霜,楼空怯月,悽绝更闻清变。

重帘骤捲。正舞困离鸾,翠箫迟按。一片销魂,听来应是后庭怨。

人间欢兴未了,向承平偏爱,金缕葱茜。故国繁弦,天涯倦客,消得醉时肠断。

青衫泪满。尚依约声声,和将更箭。送入行云,梦痕谁为浣。

()

用古出新意,颜徐下笔亲。细筋能入骨,多肉正通神。

北宋推能手,东坡定后身。如闻跛守骏,妍貌不妨矉。

()

黄鹂占高枝,蝴蝶恋芳草。达人能岸春,儿女被春恼。

和风吹衣裳,白日照怀抱。天地为我园,众目一何小。

东皇行仲月,南极现朱鸟。虞帝被袗衣,周王在灵沼。

于飞既览德,于牣亦知道。感此弥恨长,冉冉以空老。

()

谽谺土门口,突兀太行顶。

岂惟团紫云,实自俯倒景。

刚风被草木,真气入苕颖。

旧闻人衔芝,生此羊肠岭。

纤攕虎豹鬣,蹙缩龙蛇瘿。

蚕头试小嚼,龟息变方聘。

矧予明真子,已造浮玉境。

清宵月挂户,半夜珠落井。

灰心宁复然,汗喘久已静。

东坡犹故目,北药致遗秉。

欲持三桠根,往侑九转鼎。

为子置齿颊,岂不贤酒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