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朗读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译文

青色的烟云,遮住了月影,从碧海般的晴空里飞出一轮金灿灿的明镜。长夜的空阶上卧着挂树的斜影。夜露渐凉之时,多少秋蝉零乱地嗓鸣。思念京都路远,论路近唯有月宫仙境。

高卷水晶帘儿,展开云母屏风,美人的淡淡脂粉浸润了夜月的清冷。待我许多月色澄辉,倾入金樽,直到拂晓连同流霞全都倾尽。再携带一张胡床登上南楼,看白玉铺成的人间,领略素白澄洁的千顷清秋。

注释

泗州:今安徽省泗县。

幂(mì):烟雾弥漫貌。

永:长,兼指时间或空间。

寒螀(jiāng):即寒蝉,体小,秋出而鸣。

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

蓝桥:谓秀才裴航于蓝桥会仙女云英事。唐裴铏《传奇·裴航》云:长庆中,有秀才裴航,行于湘汉。同行樊夫人,国色天姿,航欲求之,夫人与诗曰:“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宫,何必崎岖上玉清。”后经蓝桥驿侧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浆而饮,会云英,以玉杵臼为礼,结为连理。方知云英为仙女、樊夫人则云英之姐也。蓝桥,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蓝溪之上,故名。

云母屏:云母为花岗岩主要成分,可作屏风,艳丽光泽。

佳人:这里指席间的女性。

流霞:本天上云霞,语意双关,借指美酒。《太平广记》引《抱朴子·须曼卿》曰:蒲坂有须曼卿者曰:“在山中三年精思,有仙人来迎我,乘龙升天。龙行甚疾,头昂尾低,令人在上危怖。及到天上,先过紫府,金床玉几,晃晃昱昱,真贵处也。仙人以流霞一杯饮我,辄不饥渴。忽然思家,天帝前谒拜失仪,见斥来还。令更自修责,乃可更往。昔淮南王刘安,升天见上帝,而箕坐大言,自称寡人,遂见谪,守天厕三年。吾何人哉?”河东因号曼卿为“斥仙人”。

胡床:古代一种轻便坐具,可以折叠。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创作背景

  这首《洞仙歌》是晁补之于公元1110年(宋徽宗大观四年)中秋作于泗州(宋时属淮南东路)。作者时任泗州知州。此词为作者绝笔之作。

  此词通篇都写赏月。上片开头写词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诗中“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句意,“青烟”指遮蔽月光的云影。夜空像茫茫碧海,无边无际;一轮明月穿过云层,像一面金镜飞上碧空,金色的光辉照亮了天上人间。“飞”字写乍见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处飞来,充满惊异欣喜之情。“永夜”三句,通过永夜、闲阶、凉露、寒蝉等物象,极写月夜的静寂清冷,描绘出一幅充满凉意的,悠长寂寞的中秋月夜图,烘托出词人的孤寂心境和万千感慨,流露出词人对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恋。

  以下两句,写因望月而生的身世感慨。词中引用,以蓝桥神仙窟代指蟾宫月窟。这两句意思是说,京城邈远难至,倒是这一轮明月,与人为伴,对人更加亲近。作者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曾三次任京官,后面两次都是因牵连党争而去职,被贬外郡;作此词前不久词人虽得脱出党籍,起任泗州知州,但朝中已无知音。“神京远”的“远”,主要是从政治的含意说的。

  上面这几句赞美眷恋中透出了几分凄清。这时作者已五十八岁,前次去官回家,就已修葺归来园隐居,自号“归来子”,忘情仕进,此词对仕途坎坷,也仅微露怅恨而已,全词的主调,仍然是旷达豪放的。两句明白点出孤寂心情,意脉紧接上文,而扬景则由环境景物转到望月抒怀。

  下片转写室内宴饮赏月。卷帘、开屏,都是为使月光遍满,为下文“付与金尊”预作地步,表现了对明月的极端爱悦。“淡指粉”的“淡”字也与月光极协调。水晶做成的帘子高高卷起,云母屏风已经打开,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内,宛如浸润着佳人的淡淡脂粉。筵上的人频频举怀,饮酒赏月,似乎要把明月的清辉全部纳入金尊之中,待天晓时同着流霞,一道饮尽。

  这里把月下筵面的高雅素美,赏月兴致的无比浓厚,都写到极致。月光本来无形。作者却赋予它形体,要把它“付与金尊”,真奇思妙想也。天晓时分,月尚未落,朝霞已生;将二者同时倾尽,意思是说赏月饮酒,打算直到月落霞消方罢。

  结尾写登楼赏月,由室内转到室外。夜更深,月更明,虽然夜深露冷,作者赏月的兴致不但没有衰减,反而更加豪壮。这时他想起《世说新语·容止》记载的一个故事:晋庾亮武昌,尝秋夜与诸佐吏殷浩之徒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作者觉得庭中赏月不能尽兴,所以要象庾亮那样登上南楼,去观赏那月光下如白玉做成的人无际素白澄澈的清秋气象。古代五行说以秋配金,其色白,故称秋天为素秋。用“玉做人间”比喻月光普照大地,可谓奇想自外飞来。它既写月色,也暗含希望人间消除黑暗和污浊,像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作豪放之语,两句包举八荒,丽而且壮,使通篇为之增色。

  全词从天上到人间,又从人间到天上,天上人间浑然一体,境界阔大,想象丰富,词气雄放,与东坡词颇有相似之处。全词以月起,以月结,首尾呼应,浑然天成。篇中明写、暗写相结合,将月之色、光、形、神,人对月之怜爱迷恋,写得极为生动入微。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朗读
()

相关作品

滟滟波光绿似醅。茸茸草色嫩如苔。只有轻寒浑不定,晚还来。

落梅村里昏鸦远,摆柳风前候雁回。明日新晴堪眺望,上春台。

()

日午微风且暮寒,春风冷峭雪乾残。

碧毡帐下红炉畔,试为来尝一醆看。

()

高楼一衲锦毛梭,万玉屏围红叵罗。雪里茶花侬似否,急催滕六剪银河。

()

才罢春游,刚接赛神弦管。想盈堤、舞裙歌扇。方山社会人争羡。

句起诗豪,重把新声按。

好句播风谣,情关正变。知老铁、清词夸独。擅它时、定有双鬟听,红牙轻拍,传唱旗亭遍。

()

携手上元灯火后,临歧腹转车轮。画楼银蜡带啼痕。

杏花红一萼,新月破黄昏。

纵使有花兼有月,那堪独对芳尊。怜他此际晚妆人。

冰纹衫子薄,憔悴小腰身。

()

从来钟鼎无梦,是处林泉可家。料事颇知风雨,逢人且说桑麻。

()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古语巳云然,见事苦不早。

平生独往愿,丘壑寄怀抱。图书时自娱,野性期自保。

谁令堕尘网,宛转受缠绕。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

哀鸣谁复顾,毛羽日摧槁。向非亲友赠,蔬食常不饱。

病妻抱弱子,远去万里道。骨肉生别离,丘垄谁为扫。

愁深无一语,目断南云杳。恸哭悲风来,如何诉穹昊。

()

牡丹千叶千枝并,不心荒凉在塞垣。

宜圣展前知几计,感时肠断侍臣孙。

()

尝闻醉乡之乐真且全,青州从事乡之贤。杯铛三百沃轩旷,眼看万有心陶然。

平生不识饮中趣,糟浆逆鼻忧颓颠。捧罂徒知咏酒颂,侧弁未始陪宾筵。

丈人襟怀湛秋水,尘埃涤尽中恬渊。美哉家酿藏之久,誓可与饮无留涓。

宴开设此杯中物,意如割炙何勤虔。欢诚感激忘既醉,是日饮兴轻金船。

房栊蚕老舒长昼,郊野麦秀清和天。主人放怀客尽量,谈间标韵凌云烟。

醉歌耳热匪吾事,两腋清风同玉川。愿言乘兹腾倒景,清都谒帝罗群仙。

酒阑逸思不可遏,笔端诗句如奔泉。

()
<p>於赫圆宰,视听自民。</p><p>惟圣能飨,非德莫亲。</p><p>乃眷炎宋,受命以仁。</p><p>十月三叶,涵每毓春。</p><p>德厚流光,施及吾君。</p><p>历数有归,兆协大横。</p><p>性笃孝薛,天纵睿神。</p><p>思皇帝统,积累艰勤。</p><p>譬彼菑田,</p><p>是播是耘。遗大朕躬,</p><p>曷其敢宁。嗣训九年,</p><p>端拱严宸。权纲复归,</p><p>如日宣精。奸险投荒,</p><p>耆哲扬廷。与物便始,</p><p>三载惟寅。宗祀戒期,</p><p>历吉中辛。孚号万方,</p><p>以肃先庚。饬我玉幣,</p><p>洁我粢盛。秋霖淫泆,</p><p>俄浃六旬。法宫祗惧,</p><p>虔祈百灵。炉沉未烬,</p><p>如谷应声。飚籁号起,</p><p>雾侵敛昏。凡百执事,</p><p>肄习彬彬。戊辰斋居,</p><p>弥竭精纯。昧旦盛且,</p><p>天仗肃陈。爰趋殊庭,</p><p>溯瞻九闳。眷我道祖,</p><p>凝神窈冥。浚发灵源,</p><p>流福无垠。旋跸清庙,</p><p>感恻蒿焄。端冕对越,</p><p>秉心著存。暨入祢室,</p><p>有涕其零。僾若有见,</p><p>忾如有闻。景续陆离,</p><p>瑞霭轮囷。乃备法驾,</p><p>玉軑金轮。苍龙载驱,</p><p>和鸾锵鸣。黄纛晅书,</p><p>翠蕤梢云。还复斋寝,</p><p>以须肇禋。重屋启邃,</p><p>入牖徹扃。秸席纯敷,</p><p>蜡炬交荧。金石森列,</p><p>豆笾芯芬。有雨其雱,</p><p>激电震霆。先事以戒,</p><p>升奠而停。皇心益祗,</p><p>惕若持盈。上帝降鉴,</p><p>富媪式凭。二后严配,</p><p>五帝侍轩。陛级陟降,</p><p>食饮乐欣。礼仪既备,</p><p>廷列九宾。宣旨辍贺,</p><p>免御端门。天降威灵,</p><p>宁不震惊。省咎宸扆,</p><p>肆眚八纮。相古肆祀,</p><p>酒癣牡骍。吒物荐忱,</p><p>惟协这馨。玉带之图,</p><p>奉高所营。盖第圜水,</p><p>入自昆仑。辩说蹖驳,</p><p>舛厥本源。若稽皇佑,</p><p>裁自帝尊。合祛参侑,</p><p>不渎不烦。维时春和,</p><p>穆穆迓衡。尚劳圣虑,</p><p>抑加鸿名。制诏辠己,</p><p>千古日星。其在於今,</p><p>履运艰屯。胫躔错度,</p><p>水旱存臻。寇盗虔刘,</p><p>公私窭贫。国论轇轕,</p><p>政条放纷。所宜急急,</p><p>补坏支倾。皇帝明哲,</p><p>问学日新。夔夔翼翼,</p><p>是究是询。广内九重,</p><p>方丈八珍。采翠眩转,</p><p>尊罍溢醇。皇情泊然,</p><p>尧采若颦。沓来封章,</p><p>敷列典坟。旰不遑食,</p><p>坐或达晨。虽躬其劬,</p><p>未凝劂勋。因飨而思,</p><p>咎证之频。天诱帝衷,</p><p>跻之乾游。天启神断,</p><p>旋乾转坤。抵龟蔽志,</p><p>昒号列绅。若古有训,</p><p>股肱惟恐人,进退以礼,</p><p>艰哉选抡。匪余则私,</p><p>弛弛必更。皤皤一老,</p><p>为世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