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朗读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译文

迎着风儿,想要劝春光停住脚步。春光却停留在了城南的青草路上。它不愿同岸边的落花一样随流水而去,暂且就成为在泥土上飘舞的飞絮。

看着镜中头发花白的自己,惋惜逝去的时光。人没有辜负春天,是春天自己辜负了自己啊!从梦中醒来才感觉远离了许多忧愁,只是牵挂着风雨中的梨花是否安然。

注释

住:停,止,停留。

星星:头髮花白貌。

  这是一首伤春词,由伤春而感伤自己年华流逝。

  第一、两句,想要留住春光,然而已是芳草萋萋的暮春时节,开头即点出伤春的意味,为全词奠定了感伤的基调,接着似站在春天的角度说春不甘和落花一样随水而去,了无踪迹,只好暂且作粘于泥上的飞絮。“落花”、“飞絮”均为飘零之物,然在词人笔下,似落花流逝更快,而飞絮尚可在泥上暂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之不愿逝去的不甘和无奈。运用比喻,用春来比喻自己的青春年华,表达出想要留住青春之感。五、六两句,看到镜中的华发,想自己年华流逝,自己不愿辜负青春,然而无奈的还是辜负了,一事无成,表达出因功业未就而人已老去,美好的青春理想破灭的浓浓愁绪。“梦回人远许多愁”梦中醒来,似已消愁,貌似洒脱,实则更为沉痛,最后一句,以景作结,将这许多的愁都凝聚在风雨中的梨花之上,用风雨梨花象征自己的命运处境,含蓄动人。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朗读
()

相关作品

疏食深山谢击鲜,瓠肥那得此枵然。祇应久绝纷华念,亦笑臞儒不是仙。

()

化工吝幽香,斑斑被花木。

氤氲寒岩桂,高韵盖群馥。

无人尽日芳,守志何幽独。

士介耻求知,女贞惭自鬻。

凄凉楚山秋,樛枝吐金粟。

浅水映轻明,微飙发含蓄。

楼端静忽闻,马上遥相逐。

踟蹰为延伫,但见林峦绿。

瓶罂谁折赠,清芬閟庐屋。

久处不自知,乍至弥郁郁。

客悲芳岁暮,梦绕寒溪曲。

长吟小山词,古意恐难复。

()

红羊浩劫肆虔刘,黄鸟兴歌我拙谋。八口随同千里窜,一身恒抱两家愁。

燃须李绩虚吾愿,蔽体林宗望孰赒。恩惠难凭诗写出,遗容一睹咽吟喉。

()

秋水为神隔绛纱,何年捧剑入王家。床头梦有金茎露,庭后春生玉树花。

才比郤郎偏有意,色同弥子更无瑕。他时倩汝汾阳宅,飞挟红绡上太霞。

()

费侯佐国文且武,礼乐从容在军旅。

汉家卿相谁得如,云台功臣祭征虏。

王师转战下山东,大将平燕无限功。

复有奇兵专节制,将军同日度居庸。

居庸城边草初白,戎兵夜遁龙沙北。

长风吹沙铁山黑,贤王雕弓控不得。

组练如霜未倒戈,狼烽斥候通滦河。

将军洗兵河上波,马前双吹金哱啰。

英雄如公信无敌,据鞍归来亲草檄。

归来更唱平戎歌,燕然山头堪勒石。

忽忆去年驻阿城,仆忝微官曾送迎。

马头北去扫燕土,今日传闻朝玉京。

旌麾再入阿亭路,横槊赋诗肯相顾。

官桥一道野棠开,人道当时列营处。

东风二月江南春,露布先传到紫宸。

丹书铁券分茅土,愿尔功成过古人。

()

别离终日心忉忉,五湖烟波归梦劳。凄凉身事夏课毕,

濩落生涯秋风高。居世无媒多困踬,昔贤因此亦号咷.

谁怜愁苦多衰改,未到潘年有二毛。

()

南山雪乍晴,寒气转峥嵘。锁却闲门出,随他骏马行。

一竿如有计,五鼎岂须烹。愁见天街草,青青又欲生。

()

东寺留连饮,张园烂漫游。儿童望归路,一日几登楼。

()

梦里曾闻授彩毫,龙门一御价争高。腾骧自是驹千里,振翮谁如凤一毛。

丹鸟迥从燕阙下,朱弦还向郢中操。习家池上风流在,知有仙郎赋兴豪。

()

太原别驾姜文博,底事平生酷好书。万里关山频致简,五更风雪独巾车。

乌皮几当千金璧,白练裙轻百斛珠。凡笔愧非王内史,徒劳注想欲何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