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朗读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译文

西湖风光好,你看那夕阳映着晚霞的暮色,岸上的花坞,长满水草的小洲一片橙红。宽广的湖面波平似镜,小船横靠在那静寂无人的岸边。浮云消散,西南方露出了明月。傍水的栏杆边上凉风习习,带来了阵阵莲荷清香。这拂水的凉风,吹醒了游人的酒意。

注释

西湖:指颍州西湖。

坞:湖岸凹入处。

汀:水中洲。

轩槛:长廊前木栏干。

芰:即菱。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创作背景

  此词为作者于熙宁五年(1072)退居颍州时所作。

参考资料:

1、李之亮.《欧阳修集编年笺注》.成都:巴蜀书社,2007:198

  “残霞夕照”是天将晚而未晚、日已落而尚未落尽的时候。“夕阳无限好”,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歌咏过这一转瞬即逝的黄金时刻。欧阳修没有直写景物的美,而是说“霞”已“残”,可见已没有“熔金”、“合璧”那样绚丽的色彩了。但这时的西湖,作者却觉得“好”。好就好在“花坞苹汀”。在残霞夕照下所看到的是种在花池里的花,长在水边或小洲上的苹草,无一字道及情,但情却寓于景中了。“十顷波平”,正是欧阳修在另一首《采桑子》里写的“无风水面琉璃滑”。波平如镜,而且这“镜面”浩渺无边。“野岸无人舟自横”,这句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舟自横”。作者改“渡”为“岸”,说明“舟自横”是由于当日的游湖活动结束了,因此这“无人”而“自横”的“舟”,就更衬托出了此刻“野岸”的幽静沉寂。

  “西南月上”,残霞夕照已经消失。月自西南方现出,因为不是满月,所以虽在“浮云散”之后,这月色也不会十分皎洁。这种色调与前面的淡素画图和谐融洽,见出作者用笔之细。“轩槛凉生”,这是人的感觉。直到这时才隐隐映现出人物来。至此可知,上片种种景物,都是在这“轩槛”中人的目之所见,显然他在这里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这里,作者以动写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使人们仿佛置身红尘之外。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水面风来”,既送来莲香,也吹醒了人的醉意。原来他喝醉了酒,就这么长时间地悄无声息地沉浸在“西湖好”的美景中。这位颍州西湖的“旧主人”怀着无限深情,谱出了一曲清歌。

  欧公在此词中借啸傲湖山而试图忘记仕途的坎坷不平,表达了视富贵如浮云的情趣。词中用语平实却极有表现力。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欧阳修朗读
()

相关作品

公事无多使客稀,雨时衙退吏人归。沉烟一炷春阴重,画角三声晚照微。

桑雉未驯惭报政,海鸥相近信忘机。只将宴坐收心念,懒向人间问是非。

()

辛勤十稔赋三都,闻者曾贻酒瓮书。

它日洛中添纸价,陆家兄弟竟何如。

()

郁盘舒栋宇。

峥嵘侔大壮。

拱木诏林衡。

全模征梓匠。

千栌绮翼浮。

百栱长虹抗。

北去邯郸道。

南来偃师望。

龙首载文{螕虫=木}。

云楣承武帐。

居者非求隘。

卑宫岂难尚。

壮丽天下观。

是以从萧相。

()

玻璃春作江水清,紫玉箫如雏凤鸣。

漏声不闻看灺烛,侠气未减欺飞觥。

单车万里信有数,二年三过宁忘情。

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

酒酣忽作檀公策,间道绝出东关城。

清歌未断去已远,回首楼堞空峥嵘。

貂裘狐帽醉走马,陌上应有行人惊。

径投野寺睡正美,鱼鼓忽报江天明。

()

悬崖忽褰开,放目诗满野。千林并一青,秀色森可把。

水光相映发,农事皆幽雅。谁遗孟诸樵,汨没风尘下。

()

河汉桥成怅别离,萦怀到处忆蛾眉。舞疑蝶粉翻花径,曲似莺簧唤柳枝。

妆匣半留新翡翠,镜台犹冷旧胭脂。可怜艳骨埋香土,莫惜黄金买篆碑。

()

庸田使者乘轺车,阅得太史河渠书。姚江农民西引领,庶几来此吾其苏。

伤心今岁夏秋月,甘雨不降禾苗枯。海潮东回救不得,老稚无异涸辙鱼。

曩从官军过州境,编户奔走频供需。计亩敛钱筑城去,役繁未见民力纡。

正逢稔岁亦饥馁,遭此乾暵窘室庐。往年有诏甚宽厚,恩泽至今流海隅。

既蠲湖田主户米,亦减水深长荡租。皇华光临浙江左,忍视疮痏无完肤。

晓霜方寒问道路,冬雨未霁行泥涂。我愿岁丰水旱无,公赋早输私有储。

国家富足民欢娱,且免使者勤驰驱。

()

鹤立银塘且不飞,吹笙仙侣几时归。清风明月谁为主,不许纤尘落羽衣。

()

甘泉之山何处山,山岳中脉来蜿蜒。淮海维扬作方镇,左右江湖中气尽。

孕奇产秀多哲人,三品瑶琨不足珍。势如黄河天上落,千枝万枝极磅礴。

又如君子温而厉,阴阳合德德乃备。我来仰止冲和色,远之可望近可即。

咫尺之水藏蛟龙,地脉况与江湖通。一朝乘云作霖雨,膏泽应须盈下土。

()

四顾巍峨锁碧阴,松风和雨响于琴。居山不用逃声色,百鸟归来何处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