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瞿塘峡口水烟低

竹枝词·瞿塘峡口水烟低朗读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四句之中没有介绍是什么人在唱《竹枝》,是男还是女,以及他因为什么要唱这样一种凄凉哀怨的曲子。而只是说在瞿塘峡口,白帝城头,月亮西沉时,烟雾迷漫,一阵阵歌声远远传来,悲凉凄楚,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唱到声情凄苦之处,音调梗塞,致使周围宿猿栖鸟,齐声悲啼,更烘托出这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交代地点、时间和周围的环境。“水烟低”描写江面上烟雾迷漫,给人造成一种压抑之感;“月向西”说明时间之晚。在这烟波江上,深宵夜半,竟有人吟唱一首悲歌,应该是遇到了极其悲伤的事,郁愤不能自已,故发而为歌,声调凄惨。末句“寒猿暗鸟一时啼”以环境烘托歌声的悲哀。《水经注》引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猿鸣鸟啼原本似人之哭泣,悲凉的歌声牵动了鸟啼猿鸣,而猿鸟鸣啼又成为《竹枝》的协奏曲,更加倍衬托出悲歌凄怆的情境气氛。诗歌写得如此凄婉动人,与当时诗人寂寞的心情有关。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朗读
()

相关作品

女鬟誇巧幻寒芳,送我东山紫翠傍。指似凤城烟月路,一杯当属水仙王。

()

崔令饮酒五七斗,崔令唱辞一千首。时时浪饮辄高歌,利锁名缰总无有。

人称崔令为颠狂,我知崔令非颠狂。承流宣化有馀方,高歌浪醉也何妨。

()

●【左车右酋】轩凤皇使。

林薮●【左曷右鸟】鸡冠。

江湖一相许。

云雾坐交欢。

兴尽崔亭伯。

言忘释道安。

林(一作秋)光稍欲暮。

岁物已将阑。

古树苍烟断。

虚亭白露寒。

瑶琴(一作琴中)山水曲。

今日为君弹。

()

画时应遇空亡日,卖处难逢识别人。

唯有多情往来客,强将衫袖拂埃尘。

()

忽忆龙河水西寺,两株桂树绕千回。若见阿苏烦借问,汝耶何日浙东来?

()

一岁忧兵四阅时,偷生不恨隙驹驰。

如何南纪持竿手,却把西州破贼旗。

傥有青油盛快士,何妨画戟入新诗。

因君调我还增气,男子平生政要奇。

()

画省喧笳鼓。边风急,穷秋烟暝催暮。蛮熏未洗,吴棉自检,薄寒珍护。

筝弦也识愁端,渐瑟瑟、偷换雁柱。更送冷、败叶声乾,敲窗点点如雨。

琴心寄远难凭,孙源閒蜀,巴水连楚。流波断锦,孤衾怨绮,梦抽离绪。

寒声已度关塞,任碎捣、繁砧急杵。数丽谯、廿五秋更,乌啼向曙。

()

一片中天月,寒光满玉关。此夜烽烟静,平沙万帐閒。

作镜临青冢,飞霜染黑山。陇头征戍客,怅望损红颜。

()

主情珍重十分深,洒债诗盟许重寻。此日开轩留客意,当年虚席待君心。

看山未拟怀西郭,伐木如闻在远林。最是舞雩风日好,几时归咏听馀音。

()

飞观插雕梁。凭虚起、缥缈五云乡。对山滴翠岚,两眉浓黛,水分双派,满眼波光。曲栏干外,汀烟轻冉冉,莎草细茫茫。无数钓舟,最宜烟雨,有如图画,浑似潇湘。
使君行乐处,秦筝弄哀怨,云鬓分行。心醉一缸春色,满座疑香。有天涯倦客,尊前回首,听彻伊川,恼损柔肠。不似碧潭双剑,犹解相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