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庐在郭外,素产唯田园。
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
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唐代。孟浩然。 弊庐在郭外,素产唯田园。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简陋的房舍在城外,先人的薄产只有田园。
周围林茂田野广阔,不闻城市中车马声喧。
钓鱼人垂竿在北涧,樵夫的歌声飞入南轩。
诗成但言隐居情事,还请高人贤士来评谈。
素:旧的。产:一作“业”。
朝:又作“城”。
静者:指跳出尘世的出家人,这里指皎上人。将:又作“还”。论:又作“言”。
皎上人,僧人名皎,生平未详。从诗中均内容看,二人以前交往并不多。诗题为“即事”,是就自已在涧南园的生活情景加以描述。诗首二句为全诗描述的概括。正因在“郭外”,才有“左右林野旷,不闻城市喧”的开阔幽静;正因“素业唯田园”,才有“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的田园乐趣。这些都写得极自然,没有其他诗写幽居时流露出的孤寂情调。结尾点出书赠皎上人,表达自己淡泊的心志。
此诗为孟浩然在故里所作,诗中描写了作者居住地的开阔幽静,表现出田园生活的乐趣,表达了作者淡泊的心志。全诗写得极为自然,没有其他诗写幽居时流露出的孤寂情调。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舟横攸河水,马滑潺陵道。
百里无鉏犁,闲田生春草。
春草亦已瘦,栖栖晚花少。
落日见行人,愁烟没孤鸟。
老翁雪髯鬓,生长识群盗。
归来四十年,墟里迹如扫。
莫讶土毛稀,须知人力槁。
生聚何当复,兹事恐终老。
人言古战场,疮痍猝难疗。
谁使到此极?天科吾请祷。
。。。
。。。
。。。
。。。
。。。
君从澄江来,还望澄江去。澄江渺千里,孰是君归处。
连连波上山,历历沙边树。长安多亲知,青云在指顾。
一行拂尘衣,高意竟莫禦。淩江望农烟,憩石呼晚渡。
芳阡笑儿童,佳木散徒御。问讯钓鱼竿,汀洲未云暮。
。。。
。。。
嗟乎天地黯淡白日黩,为鸱为鼠何反覆!三月有客过江言,月望榕城人集木。
出者仰天皆屏息,入者和尘保走肉。传闻男子得三人,伏尸流血耻臣仆。
泣曰三人者为谁?客云以耳不以目。将疑将信听客云,迟之七日果来复。
督臣不挠被幽囚,生死存亡握粟卜。屈指三山王邦伯,骂贼睢阳身为戮。
碧水丹山司马公,含笑就刃无颦蹙。忠烈同时孰后先,刚锋交下血喷漉。
上有猛兽正负嵎,下有豺狼心久蓄。张牙开齿狞人前,耽耽视之欲逐逐。
堂堂尽见七尺躯,下风稽颡惟俯伏。悬河谈天舌槁然,肝胆冰寒形神觫。
三公浩气归山河,杀身成仁彼所独。如是我闻闭紫桑,虚空掩口吞声哭。
吁嗟乎!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哀今之人谁非食君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