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朗读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

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

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

译文

贫居糊口靠农务,尽力勤耕东林边。

春种苦辛不必讲,常恐辜负我心愿。

田官关注秋收获,传语同我意相连。

长期挨饿喜一饱,早起整装待下田。

划动船桨渡平湖,山间清溪泛舟还。

草木茂盛荒山里,猿啼悠缓声哀怨。

悲凉秋风夜呼啸,清晨林间鸟唱欢。

我自归田务农来,至今已整十二年。

华年已逝人渐老,依旧耕耘在田间。

遥遥致意荷蓧翁,姑且隐居为君伴。

注释

下潠(xùn):地势低洼多水的地带,即诗中所说的“东林隈”。田舍:指田间简易的茅舍,可供临时休息、避雨之用。获:收获。

依:依靠。稼穑(sè):指农业劳动。稼是耕种,穑是收获。戮(lǜ)力:尽力。东林隈(wēi):指下潠田所在的地方。隈:山水等弯曲的地方;角落。

春作:春耕。负所怀:违背自己的愿望。

司田:管农事的官,即田官。眷:顾念,关注。有秋:指秋收,收获。《尚书·盘庚》:“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寄声:托人带口信。与我谐:同我的想法相一致。谐:和合。

饥者:渊明自称。初饱:刚刚能够吃上顿饱饭。这两句是说,经常挨饿的我,为吃了顿饱饭而非常高兴,早早起身束好衣带,等候天亮去秋收。

扬揖(jí):举桨,即划船。泛:浮行,指泛舟。清壑(hè):清澈的山间溪流。壑:山沟。

郁郁:一作“嚼嚼(jiào,洁白貌)。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闲且哀:悠缓而凄凉。

悲风:指凄厉的秋风。爱静夜:谓好在静夜中呼啸。晨开:指天明。

曰:语助词,无意义。此:指农业劳动。三四星火颓:指经历了十二年。三四:即十二。星火:即火星。颓:下倾。每当夏历七月以后,火星的位置开始向西下倾。下倾十二次,即经历了十二年。

姿年:风姿年华,指青壮年。事:指农耕之事。云:语助词,无意义。乖:违背,违弃。

聊:姑且。栖:居住,指隐居。

参考资料:

1、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及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122-123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是诗人在田舍中收获时所作,当时陶渊明五十二岁。诗人自归田以来,已经度过了十二年的躬耕生活。其劳作是勤苦的,生活是贫困的,但诗人却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与安慰。

参考资料:

1、王瑶 编注.陶渊明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420

2、陈庆元等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26-128

  这首诗写诗人自己为了生活不辞辛苦“戮力东林隈”的劳动过程。当他看到丰收在望时,想起了自己已经渡过了十年艰苦的农耕生活,心情是自豪的。

  前六句是写见到下溪田丰收时的心情。“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他的愿望和司田是一致的,这使他很觉得欣慰。看来这“寄声”与诗人的司田也是他的一位朋友。诗人在这里之所以提到这位任司田的朋友,是表示自己的农耕生活并没有脱离整个社会的生产活动,并且对社会生产有积极的意义。这是陶渊明农业社会理想和务实精神的表现。接下去就写诗人怎样鸡一叫就到荒山去劳作,从而领略了山中的晨景。“饥者欢初饱”,这是多么深切的生活体验,没有亲身尝过饥饿的味道,就不知这“欢视饱"是怎么回事。正是为了求得一饱,他才天不亮就去劳动:进山是随着山势和河谷的迂伺划船前进的。山里很荒凉;听得见猿的哀啼。凄凉的夜风随着残夜逝去了,鸟儿歌唱善迎接早晨的到来。这是一个多么寂静清冷的早晨他想到自己十年的农耕生活。十二年中他始终不渝地坚持着初衷,付出了自己大好的年华这时陶渊明已五十岁了,老之将至,他怎能不感慨万分。诗的最后一句就回答了这个问题,“遥谢荷榛翁,聊得从君栖”,致意古代隐居躬耕的先哲,我也在追随着您呢。诗人心目中有理想,有信念,有榜样,这就是他固穷守节,虽老死田野也终不反悔的原因。

  这首诗比前期的田园诗更真实地反映了陶渊明农耕生活的实际情形,同时也说明,陶渊明的务农,并不只是作了个样子而已。特别是在后期,他的生活越来越艰难了,饿肚子是常有的事,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赖以生存。这时他的田园诗中纪实的成分就多了,而不象前期那样情趣盎然,那样富于浪漫谛克。可是他并不抱怨生活的艰辛,在述其艰苦之中仍然时时表现出对生活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陶渊明朗读
()

相关作品

学在事时斯是理,盍于事上每寻思。但令下学功夫到,上达之机便自知。

()

雨霁江天数峰碧,金陵嘉客东归日。锦帆摇摇不可羁,玉树耿耿空留迹。

无计赠与凌风柯,有怀颙望冲霄翼。百年会晤岂无期,千里樽前幸相忆。

()

自从官马送还官,信有人间行路难。独在阴厓结茅屋,强移栖息一枝安。

()

怜卿消瘦惜卿贫,肺腑深谭字字真。却被芳心成一笑,始知洗耳有高人。

()

孤嶂孤花漫寂寥,山灵应笑鬓萧萧。僧残老树余双寺,佛冷空泉自六朝。

杖倚秋烟刚半起,袖携海气未全销。苍然华鹊斜阳外,可似西冷第几桥。

()

为问东村曹长庚,匡床何事负春风。药炉初沸参苓饮,好泻纤纤玉手中。

()

一见欣君慧业深,蛩然慰我在长林。百年天地春风老,几日韶华雪鬓侵。

蝴蝶梦来看逝水,莲花悟后识秋阴。分明宝髻云中近,遮莫腾腾自古今。

()

匡阜东来路欲迷,山风吹雪满迦黎。

眼看玉峡双龙出,自伴云松一鹤栖。

妙喜语言真宝鉴,寂音文字比金鎞。

荒城飞锡来相访,还笑当年限虎溪。

()

花开供蜜叶禁霜,老柏乔松气亦降。未遇李聃谁爱惜,柘塘西院碧油幢。

()

画眉深浅与时殊,肯向堂前怨舅姑。

自是吾侬多蹇薄,可堪尔汝肆揶揄。

心知不是池中物,眼独羞看屋上乌。

得丧总为身外事,不如委命乐樵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