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文子成室

晋献文子成室朗读

  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谓之善颂善祷。

译文

  晋国献文子的新居落成,晋国的大夫们都去送礼致贺。张老说:“多美呀,如此高大宽敞!多美呀,如此金碧辉煌!既可以在这里祭祀唱诗,也可以在这里居丧哭泣,还可以在这里宴请国宾、聚会宗族!”文子说:“我赵武能够在这里祭祀唱诗,在这里居丧哭泣,在这里宴请国宾、聚会宗族,这说明我可以免于刑戮而善终,能跟先祖、先父一起长眠在九原!”说完,朝北拜了两拜,叩头致谢。君子都称赞他们一个善于赞颂,一个善于祈祷。

注释

献:进献礼物,引申为祝贺。

文子:赵武(前596—前545)的谥号。这是后人追记,所以称谥号。

成室:新屋落成。

发:送礼庆贺。

张老:前去送礼物的晋大夫张孟。张氏是姬姓的一个分支,三家分晋后,多属韩国。

轮:盘旋屈曲而上,引申为高大。

奂:通“焕”,华丽。

歌于斯:在这里祭祀时奏乐唱诗。歌,此处代指祭礼。斯,此。

哭于斯:死丧哭泣在这屋里。哭,指家族死丧哭泣之事。

聚国族:聚,聚会。国,国宾。族,宗族。

武:赵武自称。

全要领:免于斩戮之刑。要,通“腰”。领,脖颈。古时罪重则腰斩,罪轻则戮颈,砍头。

先大夫:自称已故的祖、父。赵氏自赵衰以来世代为晋卿。

九京:当作“九原”。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今山西绛县北。

北面:面向北。古代堂礼,长辈面南而坐,小辈北向而拜。

再拜:拱手礼两次。稽(qǐ)首:叩头。

稽(qǐ)首:叩头到地,伏地停留片刻方起,叫稽首。是九拜(九种拜的礼节)中最恭敬的。

善:擅长。

  这篇仅有76字的短文,浑然一体。全文未分段落,但可以分三个层次来赏析。

  第一层,开头一句,“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既点明了事情的原委,也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一个“发”字,既表现了当时新居落成人们送礼庆贺的习俗,同时也表现了达官贵人们前来祝贺的热闹场面。读者不禁要问:为什么“晋大夫”都纷纷前来送礼庆贺?不知你是否看过京剧《赵氏孤儿》,新居的主人就是那个孤儿。献文子即赵武,他是晋国名臣赵衰、赵盾之后,晋卿赵朔的遗腹子。他出生前,赵氏被祸灭族,15年后才得以昭雪。赵武成年,受封大夫,建造新宅,大约就在这个时候。这恐怕是晋大夫纷纷前来祝贺的主要原因。

  第二层,即一颂一祷。可以想象,称颂的贺辞肯定不少,本文却抛开众人的颂辞,独举张老的颂辞。因为张老的颂辞独具匠心,别出心裁。“美轮美奂”虽已成了成语,但仍不出颂辞陈套,而“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的颂辞,却超出吉祥的套话而惊世骇俗。贺辞没有赞颂的味道,反而在主人喜庆的日子,说些死丧哭泣的话,一反常调,令人不解。宾客或疑惑不解,或惊愕发呆,或心中暗骂张老糊涂;新居主人则思维敏捷,领会颂辞的深远含意与张老的语重心长,马上以出人意料的祷词回应张老的祝贺。主人表示:张老的祝辞是以屋的功用永恒祝我寿终正寝,保我家族永昌永贵。赵武用“全要领”来表明痛定思痛,祈祷不再发生刑戮之祸。祝辞与答辞都是紧密结合着赵氏的血泪痛史的,的确是“善颂善祷”。

  所以,第三层,最后一句话,用“君子”的评语结束全文。

  赵氏是嬴姓的一个分支,从晋文侯(前780—前746)时起成为晋国的一个大族,以其历代事晋侯有功勋,到赵衰、赵盾父子时,已成为专国政的重臣。据《史记·赵世家》说,赵盾之子赵朔在晋景公三年娶成公(景公父)姊为夫人。就在这一年,晋国司寇屠岸贾勾结诸将军构罪族灭赵氏,赵朔的夫人怀着身孕躲进公宫中,后来生下赵武,就是本篇所记的文子,也就是有名的“赵氏孤儿”。15年后,赵武得到韩阙的帮助,攻屠岸贾,灭族报仇,后来成为晋国的正卿。本篇所记赵武筑新室成,当是复位后不久的事。他年纪还不大,所以张老在赞颂的同时,还有规劝之意。

相关作品

入夜喜新霁,牵舟湖上行。林涵素月白,波蘸碧虚清。

栖鸟飞还落,渔灯灭复明。风前闻戍鼓,渺渺见盂城。

()

汤怕老,缓煮龙芽凤草。七碗徐徐撑腹了。卢家诗兴渺。

君岂荆溪路杳,我已泾川梦绕。酒兴茶酣人语悄。莫教鸡聒晓。

()

一丝架空居,巧若出杼机。

弥纶不知劳,终日周遭驰。

相彼造为艰,中有鸱鸮诗。

岂独考其室,为罝陷群飞。

口腹共此累,坐叹宁以疵。

微我畋渔意,其端讵庖牺。

雨过助浮妄,大小出琲玑。

疾风轻群脆,觑隙防藩篱。

摩挲一寸腹,吾庐正于兹。

()

孤灯照不寐,独起行绕床。

命驾欲千里,千里债已偿。

可怜太拙计,弗学时世妆。

癖嗜镌聱牙,拄彼枯贤肠。

柴桑赋移居,取友胜面墙。

奇文与疑义,相与窥抑扬。

愿给薪水役,怀此一瓣香。

自分参也鲁,或笑道士狂。

吁嗟古之人,踽踽而凉凉。

我不欲富贵,修短由上苍,

齐奴尔何事,彭祖今何方。

庄周蝶体态,淳于蚁侯王。

龙湫一瞬息,珠琲万斛强。

泛泛莲叶舟,淼淼白水塘。

薜荔为我衣,芙蓉为我裳。

握石为我饴,采菊为我粻。

兴怀自千载,有酒且一觞。

()

肩舆袅袅渡浮梁,吏隐知君寄一仓。

十里遥看飞皂盖,小轩相对有壶浆。

清霄往往投车辖,永日霏霏散篆香。

留滞淮南久仍乐,莫年何意复为郎。

万斛尘飞日为霾,无心退食自成斋。

梅生红粟初迎腊,鱼跃银刀正出淮。

卧病空看帆度碛,诵诗犹记雪填阶。

夹河南北俱形胜,且借高城作两崖。

()

杨柳阴阴宪府深,读书因见圣贤心。钟期去后今千载,谁复人间是赏音。

()

碌碌平生学,惭无席上珍。

仅余守师训,岂欲炫时人。

误入侯门听,翻劳友义陈。

愿从温故业,庶或稍知新。

()

泉山南望海之滨,家乐文儒里富仁。

弦诵多于邹鲁俗,绮罗不减蜀吴春。

怀章近辍枢廷杰,制锦重纡学馆人。

岂独光荣生邑里,须知美化浃瓯闽。

()

我到成都住五日,驷马桥下春水生。过江相送荷主意,还乡不留非我情。

鸬鹚轻筏下溪足,鹦鹉小窗呼客名。赖得郫筒酒易醉,夜深冲雨汉州城。

()

雪入迎春鬓,茶醒学古胸。

梦回霜满屋,吟到月斜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