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

春宵朗读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译文

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楼台深处,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那轻轻的歌声和管乐声还不时地弥散于醉人的夜色中。夜已经很深了,挂着秋千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静。

注释

春宵:春夜。

一刻:刻,计时单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分为一百刻。一刻,比喻时间短暂。

花有清香:意思是花朵散发出清香。

月有阴:指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歌管:歌声和管乐声。

  开篇两句写春夜美景。春天的夜晚十分宝贵,花朵盛开,月色醉人。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夜景的清幽和夜色的宜人,更是在告诉人们光阴的宝贵。

  后两句写的是官宦贵族阶层尽情享乐的情景。夜已经很深了,院落里一片沉寂,他们却还在楼台里尽情地享受着歌舞和管乐,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良辰美景更显得珍贵。作者的描写不无讽刺意味。

  全篇写得明白如画却又立意深沉。在冷静自然的描写中,含蓄委婉地透露出作者对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惜光阴的人的深深谴责。诗句华美而含蓄,耐人寻味。特别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人们常常用来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暂和宝贵。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朗读
()

相关作品

览香囊无语,谩流泪、湿红纱。记恋恋成欢,匆匆解佩,不忍忘他。消残半襟兰麝,向绣茸、诗句映梅花。疏影横斜何处,暗香浮动谁家。春霜底事扫浓华。埋玉向泥沙。叹物是人非,虚迎桃叶,谁偶匏瓜。西风楚词歌罢,料芳魂、飞作碧天霞。镜里舞鸾空在,人间后会无涯。

()

夏首魃为虐,种插喧戽车。骎骎六七月,原野皆菁华。

再拜田祖赐,熨帖海若家。大有课水耨,小康占山畬。

因依瞻江云,西北起炮车。归来省户牖,绸缪亟撑叉。

须臾视沟堑,揞塞深搔杷。大块果噫欠,天阔谁能遮。

水立十丈浑,吹沙复流沙。江海尚若此,柰此个稌花。

再驾才浃旬,怒很尤雄夸。檐声挟霶

()

句入冰轮冷,愁因玉宇开。

可无如此客,犹恨不能杯。

好句长城立,寒鸦结陈来。

箜篌晨这手,拚却断肠回。

()

柳洲亭畔去来波,浴鹭眠鸥戏水多。分外今年新涨绿,参差万缕映渔蓑。

()

色相终坏灭,佳人能久妍。

断碑山寺里,小冢竹林边。

兰叶春风带,苔花莫雨钿。

情留吴苑客,梦逐楚台仙。

高僧方宴坐,身在散花天。

()

月届今宵望,圆殊昨夜看。澄湖秋万顷,涌出紫金槃。

()

寒原何处哭,下马欲销魂。

白日数行泪,黄柑十里村。

传家犹墨绶,聘妇尽朱门。

似此何多恨,空沤不要论。

()

城不能高甫及肩,临风搔首一怀贤。

当时矮屋今存否,曾着文公住四年。

()

浮瓜沉李,雨过晚风初。茉莉花香逗碧幮。试茶细啜曼生壶。

毫濡。恰称写、赏夏迎凉话茗新图。

()

案牍汉廷老吏,衣冠邹鲁儒家。文章事业与声华。

一任后生描画。

师友漫分蜀洛,风流犹近乾嘉。眼中新事涌狂花。

莫入玉壶清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