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载学士院有之

水龙吟·载学士院有之朗读

倚栏看碧成朱,等闲褪了香袍粉。上林高选,匆匆又换,紫云衣润。几许春风,朝薰暮染,为花忙损。笑旧家桃李,东涂西抹,有多少、凄凉恨。

拟倩流莺说与,记荣华、易消难整。人间得意,千红百紫,转头春尽。白发怜君,儒冠曾误,平生官冷。算风流未减,年年醉里,把花枝问。

  这是一首咏物词,是咏范南伯家文官花的。文官花,又名锦带花、海仙花。

  词的上片主要写文官花的颜色多变及其原因。王僧孺《夜愁示诸宾》诗说:“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倚栏”二句反用其意,言凭倚画栏观赏文官花,初看碧绿,转眼变为朱红色,而白色花苞也不经意地褪了色。两句之中,写出了该花由粉(白)变碧(绿)再变为朱(红)的变化,且造语自然,可谓健笔。“上林”三句写其由红变紫。上林,这里指翰林院。“紫云衣润”,言其变为紫色。如果说前两句写了白、绿、红三色,意象很密;而“上林”三句则用三句词写了一种紫色,而意象极疏,一疏一密,相得益彰,可知此词深得疏密相间之旨。“几许”三句另辟一境,探寻其颜色多变的原因。“春风”,一语双关,既指春风,又可指人。言文官花之所以粉、碧、绯(红)、紫见于一日之间,变态尤异于腰金紫,是春风“朝薰暮染”的结果,也是种花者精心培育的结果,这种解释虽然还没揭示出此花“变态”的真正原因,但在当时的科学还欠发达的条件下,也许只能如此解释。《全芳备祖》卷二十七引王元之《海仙花赋序》说:“予视其花”,未开如海棠,既开如文瓜,而繁丽袅弱过之。”又说“好事者作花谱,以海棠为花中神仙,予视此花不在海棠下,宜以仙为号”,因名海仙花。故“笑旧家”三句,指出桃李虽“东涂西抹”,强作艳丽,也不及文官花“繁丽袅弱”之风韵,为其在花谱中争得一席之地。

  词的下片写对文官花的告诫和对范南伯的同情。其中前五句写告诫之意。“拟倩”二句言花之荣华“易消难整”,而借流莺之口“说与”,用笔极婉。朱熹《春日》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而“人间”三句则反用朱诗,言万紫千红虽然给人带来了春天的气息,犹如“人间得意”之事,然而“转头春尽”,“人间得意”也将随着“春尽”而消失。这既是对文官花的忠告,又巧妙地引出了对范南伯“官冷”的惋惜之意。“白发”六句向范南伯致意。杜甫《奉赠韦左丞丈》诗云:“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范南伯曾赋诗谓:“伊人固可笑,历落复奇嶔。略无资身策,而有忧世心”,可知南伯确为儒者。刘宰《范大夫行述》说:“公治官犹家,抚民若子,人思之至今”,仅做了两任县令,便不得不弃官家居,故作者以“儒冠曾误,平生官冷”惜之。据刘宰说:“公岁晚居贫而好客,客至辄饬家人趣治具,无则典衣继之,须尽乃白”,仍保持中原豪杰的本色,所以作者在结尾三句中谓其“风流未减”,但“年年醉里,把花枝问”,这虽然表示出他对花的爱恋,但晚景之凄凉,心绪之愁苦,也就可想而知。这几句词语极婉而情极痛,确实感人之至。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朗读
()

相关作品

粥后复就枕,梦中还在家。老身知自妄,病厌事如麻。

渐觉同刍狗,终当悟宝车。何妨蓦直去,细啜赵州茶。

()

悠悠斯民。

三代直道。

我求明德。

惟奚攸考。

缉熙晖章。

天禄来保。

惠心无兢。

丰化有造。

()

已是平头六十人,江湖身老寸心存。明窗净几翻经卷,深炷炉香答主恩。

()

别苦会更苦,相关痛痒深。阿郎儒受戒,老母佛居心。

馀课资篝火,偿逋空馆金。敬承堂上命,未敢遽焚琴。

()

巴水走若箭,峡山开如屏。汹涌匹练白,崷崒浓蓝青。

崖空蓄云雨,滩恶惊雷霆。神仙宅幽邃,庙貌横杳冥。

隐约可一梦,缥缈馀千龄。名利有所役,舟楫无暂停。

悉窣垂肸蚃,祠祷希安宁。鸦鸦尔何物,飞飞来庙庭。

纷纷飏寥泬,远近随虚舲.铁石砺觜爪,金碧辉光翎。

翔集托阴险,鵮啄贪膻腥。日既恃威福,岁久为精灵。

依草与附木,诬诡殊不经。城狐与社鼠,琐细何足听。

况乎人假人,心阔吞沧溟。

()

跳硠鼓怒任争雄,何事鸣呼聒睡翁。

不用洒灰烦鲁老,正须两股付吴侬。

()

朝发白马津,莫及陈留县。

兵事急星火,驿程疾雷电。

左挟弓,右擎箭。

独飞一骑报军书,百里王城驰急变。

丞相真静才,清谈白羽扇。

天子蔽九重,张乐绛霄殿。

内门三日不得朝,咫尺天威无路见。

三十万众解甲降,锦绣封疆成广荐。

明日腥风虏骑来,背城借一谁堪战?嬖幸窃鲁弓,奸谀卖

纪甗。

衔璧牵羊事已非,束手蕃臣忘入援。

抆泪踏边尘,含愁别宫院。

回首东南汉月高,淅沥风沙破颜面。

白草黄云望莫穷,西楼尚隔汤城淀。

木叶山前下马时,背水始悟降王贱。

使者来,君早见!

()

乞取刀圭救病身,韩公于此枉天真。

何如夜坐忘躯壳,但有纤毫俱是尘。

()

振策当年诣远公,袈裟相见坐从容。

向来弹指空千劫,今日低头礼万松。

小院影堂无客到,绳床蒲坐有尘封。

可怜月色还如旧,泪下西楼夜半钟。

()

辋川题作浪,武昌栽属宫。

爱思如孔阶,茸髯摆奇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