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杂诗

夏日杂诗朗读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炎夏已逝,秋凉将至。“暑气微消秋意多”,爽身清凉的感觉,令人惬意称心。对此,历代诗人笔下都有喜气洋洋的吟咏。陈文述的这首诗,对秋凉降临的描绘别出心裁,创造了一个清丽奇趣的意境,令人难忘。“水窗低傍画栏开”,临水敞窗,这是感受秋凉最敏感的典型环境。“枕簟萧疏玉漏催”,簟,竹席。萧疏,凉爽之意。白居易诗云:“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秋凉爽身的快感,首先来自寝卧的枕席。讲得浅白,人人同感,倍增亲切。“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这是两句别致精彩的好诗,荷叶上的雨声送来了秋意,一夜雨声把凉爽带入了梦境。凉到梦境,看似无理,实则多情。梦境犹凉,形容凉得温存,凉得亲昵,凉得体贴入微,凉得惬意称心。这两句诗对秋凉的描绘巧思奇妙,已入化境。元代盍西村《莲塘雨声》中有诗句云:“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写的是荷上雨声,惊破好梦;陈文述写的是荷上雨声,为梦送凉,一动一静,悉成妙缔。

  荷叶细雨,是诗人描写秋凉的钟情对象。你看,夏日将尽,“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苏轼)初秋来临,“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秋夜方长,“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秋残冬至,“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荷是秋色的使者,雨是凉意的先声,描写动人,全因情景贴切。意境创造的成功,全在景真意切,景真意切方能境丽情长。

  荷叶细雨,与秋凉同位。荷叶送秋声,雨声凉入梦。一旦,“荷尽已无擎雨盖”,荷枯雨歇,秋天也就结束了,冬天已经来临。

陈文述

陈文述(1771~1843)初名文杰,字谱香,又字隽甫、云伯,英白,后改名文述,别号元龙、退庵、云伯,又号碧城外史、颐道居士、莲可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庆时举人,官昭文、全椒等知县。诗学吴梅村、钱牧斋,博雅绮丽,在京师与杨芳灿齐名,时称“杨陈”,著有《碧城诗馆诗钞》、《颐道堂集》等。 ...

陈文述朗读
()

相关作品

嘉州过尽又涪州,到处须判十日留。

汲媪畲翁遮道拜,东风未定莫行舟。

()

舍棹忽逾月,沙尘困远行。

襄阳逢汉水,偶似蜀江清。

蜀江固浩荡,中有蛟与鲸。

汉水亦云广,欲涉安敢轻。

文王化南国,游女俨如卿。

洲中浣纱子,环珮锵锵鸣。

古风随世变,寒水空泠泠。

过之不敢慢,伫立整冠缨。

()

未献长杨赋,能高洛下名。不嫌薪桂尽,还恋采衣轻。

江路蘼芜绿,家园橘柚荣。东林吾旧社,回首问柴荆。

()

麞猿未省京华见,画笔新传思入神。

绿野春深将戏子,空山朋午挂吟身。

只应有梦须怀土,却为无机不避人。

我爱林泉旧时景,常来此处暂相亲。

()

建业萧梁子,历劫宗心祖。

志公一会人,显道腾今古。

()

枣实离离谥洞箫,黄钟春转柳条条,长干来路是江皋。

手冷玉靴诗合谱,心凉绿绮缦初调,对镫人影补离骚。

()

飞观连霄汉,山门一径幽。青林藏雨暗,白水抱城流。

未脱尘中趣,虚传物外游。回骖西日晚,清磬起层楼。

()

山阔青连海,溪长绿绕城。

规模唐故郡,弦诵鲁诸生。

()

遶舍皆茂林,万数栖鸟雀,诘旦辄争鸣,未暝纷已泊。

清阴交欲暗,丹实熟可啄。

吾庐少人迹,媿尔肯见托。

虽无惠养德,亦免弹射虐。

结巢俯可窥,淳风今岂薄!

()

五更残雨滴檐头,探借天公一月秋。

只道风吹云散尽,数声桑下又鸣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