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漠漠春阴酒半酣

一剪梅·漠漠春阴酒半酣朗读

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这首词写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上片写景,作者用清丽洗炼的语言生动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江南春天的图画:暮春时节,春阴漠漠,春风春雨吹透了、打湿了轻柔的春衫。此时春蚕已快三眠,养蚕的人家怀着即将收获的喜悦心情采摘得桑、柘叶满篮,把蚕喂得饱饱的。这是江南暮春时节所特有的景象,显得生机盎然。

  作者在将春色渲染了一番之后,下片换转笔峰,折入游子的怀乡之情。“先自离怀百不堪”一句,真切地表达了离乡怀乡的深沉愁苦,还点明了原来上片所着力描写的并不是眼前所见之景,而只是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江南风景画,反衬出离人深切的思念。回忆增添了离愁,已使人不堪;而眼前飞停在船樯上呢喃不休的燕子又勾起对家中屋梁栖燕的怀思。既不能“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冯延已《长命女》“三愿”),则唯有灯下细看那不知读了多少遍的家书,聊以慰情。信是江南的亲人写来的,作者的心也随之飞回了江南。“篝灯”,用竹笼罩着灯光,即点起灯笼。“锦书”用前秦苏蕙织锦为回之旋图诗寄丈夫的典,这里说明信是妻子寄来的。“强”字入妙:盖此家书,看一回即引起一回别意愁情,心所不欲,但思家时又忍不住要翻出来看,故曰勉强看之,矛盾心情如见。歇拍两句“人在江南,心在江南”,一则抒发了作者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同时呼应了上片的景物描写,使之带上了更加浓烈的感情色彩。

相关作品

病目两旬馀,深斋只另居。客知多寄药,妻劝少看书。

畏热灯羞近,贪凉发屡梳。平生心喜菊,因此剩栽锄。

()

桂子吹香清不眠,相逢还在翠屏边。一轮明月依人好,两载中秋特地圆。

()

隔岁种成麦,起麦秧稻田。晚禾亦云竟,冬菜碧相连。

收割不闲手,垄亩无空阡。家蓄千指客,始知常有年。

()

今宵宫漏刻将稀,旅食清朝壮志违。自少疏狂无一是,明朝安得转多非。

春云新院低临幕,芳草故园半掩扉。天上归期还未卜,乡心先寄使骖飞。

()

余虽不作洛阳客,自有吟魂兼醉魄。吟魂醉魄御风行,看尽千花万花色。

宁知洛浦有人留,挽定春衫归不得。脱身误入嵩山中,山中逢见白须翁。

欢然借我双金童,须臾引入花林中。乱花深处迷西东,花光照天香薰空。

金盆挹酒双瑶钟,酒酣邀我吟春风。绀云千丈挥玉虹,搜罗万变穷神功。

有人飞下紫霄峰,酬诗解佩声玲珑。余方却步不与语,笑余不似郑交甫。

()

小诎南游得大观,天函无际碧相环。盘黎错䝤周遭海,亘县绵州诡谲山。

自幸赏音毛颖下,相争充数锦囊间。更无可以重收拾,莫怪吾诗今次悭。

()

儿行欣得师,爷往愁欠友。去爷勿惘然,得师知慰否。

有时频执经,无事莫多酒。无谓数月程,秋风在回首。

()

伯阳曾著易参同,夺尽阴阳造化功。

白玉五城人可到,黄金一鼎道无穷。

先生救世心衣苦,后派多才命必通。

魏本大名名易显,子明且为筮江东。

()

官曹权纪纲,行李半舟航。浦溆潮来广,川源鸟去长。
笋成稽岭岸,莲发镜湖香。泽国还之任,鲈鱼浪得尝。

()

沉思暗记,

几许无凭事。

菊靥开残秋少味,

闲却画栏风意。

梦云归处难寻,

微凉暗入香襟。

犹恨寻回庭院,

依前月浅灯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