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朗读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注释

醉里:醉酒之中。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看剑:查看宝剑。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

八百里:指牛。

麾:军旗。麾下:指部下。

炙:烤肉。

五十弦:本指瑟,泛指乐器。 翻:演奏。 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沙场:战场

点兵:检阅军队。

马作的卢(dì lú)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像…一样;的卢,马名。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作:像,如。

霹雳(pī lì):特别响的雷声,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

了(liǎo)却:了结,完成。

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

赢得:博得。

身后:死后。

可怜:可惜

参考资料:

1、王烈夫.宋代诗词名作注解析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201-202页

2、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版:第198-199页

3、杨忠译注.辛弃疾词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10月版:第166-168页

4、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356-357页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创作背景

  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公元1188年,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此词当作于这次会见又分别之后。

参考资料:

1、杨忠译注.辛弃疾词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10月版:第166-168页

  这是辛弃疾寄好友陈亮(陈同甫)的一首词,词中回顾了他当年在山东和耿京一起领导义军抗击金兵的情形,描绘了义军雄壮的军容和英勇战斗的场面,也表现了作者不能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的悲愤心情。

  上片写军容的威武雄壮。开头两句写他喝酒之后,兴致勃勃,拨亮灯火,拔出身上佩戴的宝剑,仔细地抚视着。当他睡觉一梦醒来的时候,还听到四面八方的军营里,接连响起号角声。“角”,古代军队的乐器,如同今天的军号,有竹、铜、牛角等制品。三、四、五句写许多义军都分到了烤熟的牛肉,乐队在边塞演奏起悲壮苍凉的军歌,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着全副武装、准备战斗的部队。古代有一种牛名叫“八百里驳”。“八百里”,这里代指牛。“麾下”,即部下。“炙”,这里是指烤熟的牛肉。古代的一种瑟有五十弦,这里的“五十弦”,代指各种军乐器。

  下片前两句写义军在作战时,奔驰向前,英勇杀敌;弓弦发出霹雳般的响声。“作”,与下面的“如”字是一个意思。“的卢”,古代一种烈性的快马。三国时代,有这样的故事:刘备带兵驻扎在樊城(今湖北省襄樊市),刘表不信任他,曾请他赴宴,想在宴会上捉拿他。刘备发觉这个阴谋后,便从宴会上逃出。蔡瑁去追赶他,当时他所乘的马名叫的卢。在他骑马渡襄阳城西檀溪水时,的卢溺在水中,走不出来。刘备非常着急地说:“的卢,今天有生命危险呵,应当努力!”于是,的卢马一跃三丈,渡过溪水,转危为安。“马作的卢”,是说战士所骑的马,都象的卢马一样好。“了却君王天下事”,指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说:我要博得生前和死后的英名。也就是说,他这一生要为抗金复国建立功业。这表现了作者奋发有为的积极思想。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意思是说:可惜功名未就,头发就白了,人也老了。这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这首词气势磅礴,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壮志豪情,能够代表作者的豪放风格。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朗读
()

相关作品

桑青杏白野田香,浴鹭飞凫暖渚长。画艇春游山霭霭,云帆时度水茫茫。

一尊行乐依花坞,双鬓偷生托药囊。便与妻儿成避世,他时鸡犬即仙乡。

()

春云向晚留,夜雨凌晓濯。

花明娇欲语,柳绿净可握。

化工了无尽,芳意殊未觉。

烧笋荐清尊,此味初不恶。

君知忘忧物,便是却老药。

百年终一炊,无事且行乐。

()

飞絮随风,瞎驴转磨,尘寰何处安排我。阶前昨日石榴红,明朝未必阶前堕。

客里生辰,今年又过。高歌沈醉花间卧。莫将人事比浮云,浮云还许由人作。

()

净几明窗兴味浓,老僧心下万缘空。

黄鹂睡起摇开竹,白鹤飞来点破松。

些子溪山藏夜月,无边花柳恼春风。

真如般若头头是,坐断蒲团子细穷。

()

握手相知奈晚何,且将鱼素慰蹉跎。

淮南道术宾初盛,邺下风流事已过。

见数八公君第几,空传七子世无多。

春来社酒能从否,莫道闲门雀可罗。

()

桃花林外酒旗飘,曾醉东风听绿幺。昔日疏狂齐阮籍,几人勋业似班超。

草非指佞心终直,桐即知音尾已焦。万事不能能饮酒,月明戏举玉杯邀。

()

闲忆诗人思倍劳,维舟清夜泥风骚。鱼龙不动澄江远,

云雾皆收皎月高。潮满钓舟迷浦屿,霜繁野树叫猿猱。

此时吟苦君知否,双鬓从他有二毛。

()

客怀苦难昧,归心促邮程。饰马立檐下,晨鸡犹未鸣。

跨鞍出郊埤,征鞭不少停。野犬隔村吠,宿鸦绕树惊。

隐隐双林侧,涓涓溪水声。登山不见月,举首已侵星。

苍茫云雾起,良久曙光生。千峰拱翠壁,万壑入川平。

忽觉高天际,已忘人世情。

()

凄雨酸风彻夜听,累累五柩寄中庭。衰门更有惊心事,子姓僝然尽白丁。

()

小草休夸带与鞓,秋花尚冒殿春名。轻盈定入扬州梦,萧瑟终含楚客情。

暮霭凝时山共翠,浊醪香处客同赪。老夫正有将离赋,对尔能无百感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