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桃源·赠卢长笛

醉桃源·赠卢长笛朗读

沙河塘上旧游嬉。卢郎年少时。一声长笛月中吹。和云和雁飞。

惊物换,叹星移。相看两鬓丝。断肠吴苑草凄凄。倚楼人未归。

译文

我们曾在沙河塘上游玩,那时候的你还是少年。月中吹起长笛声声,曲调轻快如和云和雁一起飞翔。

惊叹那物换星移,岁月流逝。我们对视着,两鬓都已斑白。吴苑的迷离芳草是那样令人心碎,倚着小楼,还有未归的人。

注释

醉桃源:词牌名。双调,四十七字,上片四句四平韵,下片五句四平韵。

卢长笛:系一下层社会的乐工,据词中透露,是词人的一位老相识,极有可能还是词人的一位老乡。

沙河塘:杭州的一条街道。在余杭门内,南宋时为繁华之处。

物换星移:景物改换,星度推移。谓时序变迁,岁月流逝。

吴苑(yuàn):指苏州。苏州为春秋吴地,有宫阙苑囿之胜。后因以吴苑为苏州的代称。

参考资料:

1、吴熊和.唐宋词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3396

2、周汝昌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8月版:第2481页

3、许渊冲译.宋词三百首 英汉对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48-649

醉桃源·赠卢长笛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作于吴文英四十五岁前后,时客居吴门。他与少时同伴卢长笛邂逅相遇,百感丛生,乡情骤涨,于是写了这首词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1、严迪昌.唐宋友情词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117

  词的上阕忆写旧游沙河塘上的情景。与卢长笛一起追忆年少时在家乡无忧无愁的天真生活,往事有多么美好,同时对卢氏的长笛吹奏艺术的高妙也记忆犹新,当时卢郎还年少,一声长笛在月下吹奏,曲调轻快若“和云和雁飞”。词人从简单的生活中截取了一个既真又幻的横断面,把年少不知愁滋味的美好时光刻写得极其微妙,直接触及到心灵深处,乍看起来似意随言尽,反复咀嚼则别有感慨。

  下阕一转,写时光流逝,转眼已老,由年少怀想转入现实记述。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直接点明时间的变化之快。少年已然变成了白发老叟。“相看两鬓丝”,寥寥五字,真是意蕴言中,韵流弦外。而如今吴苑草长凄凄,两人相见也伤心断肠。倚楼远眺的人盼望我们回去,可是我们还未归。词人在感叹时光流逝的无奈,又有思乡不能归的感伤。韵味浓醇,思致渺远。思乡情浓,是历经坎坷之后重新想回到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是一种慰抚心灵创痛的愿望和追求,也是为了解脱现实生活的苦涩情状。当然,如能回乡归去,则无疑又可和卢长笛同游了,又可去“沙河塘上旧游嬉”的地方重拾旧梦,再创新的乐趣了。

  这首词写作者与一位姓卢、善吹长笛的艺人久别后的重逢。上片回忆当年在杭州余杭门外沙河塘上的勾栏瓦舍听卢郎演奏笛子的情景。下片感叹岁月易逝,物换星移,如今异地重逢,彼此都已年迈苍苍,鬓发斑白,尚未能回到故乡,不禁泪眼相望,恍若隔世,令人伤心悲凉。词语平实,不事雕饰,表达了作者和一位民间艺人的真挚感情与深厚友谊。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吴文英朗读
()

相关作品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

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符老风情奈老何,朱颜减尽鬓丝多,投梭每困东邻女,换扇惟逢春梦婆。

?是日复见符林秀才,言换扇之事。

()

寻常得子要佳晨,何幸生朝在仲春。

乐事沉心随处处,仁风和气似亲亲。

天恩有庇容团聚,家训无须旋卜邻。

杯酒献酬更祝颂,不须黄老拱星辰。

()

别却亲庭二十年,白云望断海天边。九重此日承优诏,万里长沙放画船。

春色暖酣红荔雨,莺声晓弄绿杨烟。悬知明到称觞处,多少人誇昼锦鲜。

()

弱冠真怜汝,投闲更可哀。山高桐柏观,水曲范滂台。

假寐凭岩桂,潜行倚岸梅。此时谁借问,日短暮寒催。

()

蒲艾迎嘉节,葵榴向午天。感时堪赋赏,对景合流连。

冻雨围山带,南潮没阪田。雄心随竞渡,雅意寄芳筵。

畅矣湘灵瑟,兼之怀水仙。朱符驱虐暑,彩缕系长年。

宝筏推先济,星轺讶早悬。非嫌朝市味,为忆越中鲜。

勇退看回棹,临波叹逝川。岂因人解脱,不受俗牵缠。

故旧论交谊,高僧结净缘。且听歌水调,莫问续骚篇。

海色哉生月,江容晚簇烟。独醒吾岂敢,归兴共陶然。

()

北阙前年一上书,归来高卧楚郊墟。西风短褐双蓬鬓,落日空山一草庐。

道直不殊梁太傅,赋成端拟汉相如。别来又是春三月,尽日逢人问起居。

()

年年时节美春三,谁识湖山绿似蓝。

万户栋梁双语燕,千村桑柘两眠蚕。

鼓钟下竺寺连上,香火北高峰胜南。

除却咸平处士外,何人更此筑吟庵。

()

风流嘉庆古难均,共命同心异别亲。应恨块泥将打破,谁能再塑管夫人。

()

少年奇气颇峥嵘,中岁蹉跎短鬓生。著述漫言窥二酉,谭玄空自守三庚。

雕虫篆刻非吾事,覆瓿藏山亦世情。徙宅欲巢衡霍顶,春来驱犊带云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