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公子夜阑曲

贵公子夜阑曲朗读

袅袅沉水烟,乌啼夜阑景。

曲沼芙蓉波,腰围白玉冷。

译文

满屋里烟雾缭绕,点燃着沉香,饮宴歌舞,直至乌啼夜残天亮。

看看曲池里的荷花,在清波上摇荡,摸摸腰带上的嵌玉,像冰一样寒凉。

注释

贵公子:泛指贵族公子。夜阑:夜尽。

袅(niǎo)袅:烟缭绕摇动。

沉水:即沉香。植物,常绿乔木,产于印度、泰国和越南。

曲沼:即曲房。内室,密室。

芙蓉波:指美人春心荡漾。

白玉:腰带上装饰的玉。

冷:夜尽哓寒的情状。

贵公子夜阑曲创作背景

  李贺是是唐朝宗室的后裔,这对李贺来说似乎是个牢笼、陷阱或者是一种情结。这首诗作于李贺在长安做奉礼郎的三年,即元和五至八年(810-813)。这首诗就是就自己对上流社会所见所闻有感而作。

参考资料:

1、(唐)李贺著;王友胜,李德辉校注.李贺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3:25-26.

  这是写贵公子彻夜饮宴作乐的诗。虽未直接描述“沉湎长夜狎饮”,但通过“袅袅沉水烟”、“腰围玉带玲”,是能让人想象出作乐场面之盛,时间之长来的。全诗仅仅二十个字,似乎刚开了个头,就结束了,但李贺写诗的思路是变化莫测的,诗无定格,句亦无定式,这首诗仅仅是侧面烘托,轻轻一点,便戛然而止。

  李贺此诗有意捕捉这“夜阑乐罢的最后一镜头”,通篇仅作含蓄的静态描写,而此前的纵酒豪饮等种种行乐情事,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了。诗中的那位贵公子醉眼朦胧,稍带倦态,然而神志尚且清晰,正满意地感触着周边事物的声音、色彩、香氲和质料,仿佛他所有的感官一时都充分地扩张开来。“袅袅沉水烟”一句写视觉和嗅觉,“乌啼夜阑景”写听觉和视觉,“曲沼芙蓉波”写视觉和听觉,“腰围白玉冷”乃写视觉和触觉。综观全诗,作品呈现出由多种微妙感觉纠葛构成的奇特意象。这四句诗涉及到了四种感觉。李贺诗歌内频繁出现的感觉语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芳、香、馨等表现嗅觉和湿、冷、寒等属于触觉的字眼。嗅觉、触觉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原始的感觉。通过对这些最为原始因而也是最为根本的感觉的尖锐化,李贺实现了对日常生活感觉的超越。

  通过诗歌来实现对平凡生活的超越,触及了李贺创作的一处要害。以“唐诸王孙”的名分而论,李贺自视为“贵公子”原无可挑剔,问题是身为没落的贵族,不可能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和丰厚的物质待遇。李贺的潜愿既不为现实所容,只能通过诗笔想象在幻境中得到宣泄。《夜饮朝眠曲》、《梁台古意》一类歌诗,肆力绘写五光十色的贵胄游宴生活,这里面弥漫着恣纵行乐的气息,既无道义的约束又无理性的调节,唯能感受到醉生梦死和欲望的尽情流淌。这首《贵公子夜阑曲》,更是无一处理语,任由人类本初就有的“原始感觉”在诗中游走,李贺的心思多少应了那句“我感故我在”。然而,虚幻的总归虚幻,理想与现实云泥之别只能倍增李贺的痛苦,让他在生活的无奈中越陷越深。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李贺朗读
()

相关作品

厌穿山径石嵚

()

数亩园中独乐身,别从青野结溪邻。榆枝折罢吹藜火,柿叶书残岸葛巾。

避俗已拚人共弃,投閒还许鹭相亲。镜湖一曲能如否,解说风流老季真。

()

广阳城下喜逢君,对酒那堪袂又分。万里衔哀辞禁阙,一帆归兴逐晴云。

关河凉雨消炎瘴,驿路寒蝉送夕曛。想到故乡秋已晚,蕉黄荔熟奠孤坟。

()

翩翩裘马侠儿风,青眼人间计未穷。早岁散金收剑客,中年飧玉礼壶公。

颜从熊鸟方中驻,樽向鱼龙戏里空。日月任他双转毂,江湖随意一飘蓬。

()

茫茫野水接秋天,载去苹花月一船。

世上岂无闲宇宙,吴中别有好林泉。

田丰绿荠桃晨雨,爨老红萝闭夕烟。

早晚亦归王戴邑,溪房相对鹭鸶眠。

()

渭清非胜泾,兰芳本无慕。

我生季叶中,乃与古人遇。

职当供洒扫,匏系愧迟暮。

来章感存没,三读泪如注。

()

逐胜移朝宴,留欢放晚衙。宾寮多谢客,骑从半吴娃。

到处销春景,归时及月华。城阴一道直,烛焰两行斜。

东吹先催柳,南霜不杀花。皋桥夜沽酒,灯火是谁家。

()

晴磴辉初眼,虚楼荡醉痕。

划洲如线水,卫郭落钟村。

逐鹜旗边合,群峰雪后尊。

留窥巢底月,井口出啼魂。

()

子真何处谷,望望隔云山。江迥心堪到,书重雁屡还。

转添诗律细,应减酒杯閒。为讯乘槎约,宁忘八月间。

()

西风送我溧阳溪,终日篷窗祇有诗。黄篾未妨床著笔,青緺不管鬓成丝。

雁随去讯劳君问,鸥忆同盟尚我随。想见归舟不多日,一樽牛渚访秋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