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樵薪苦学朗读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寻之。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译文

承宫,琅琊姑幕人,幼时丧父,在他八岁的时候,帮别人放猪。乡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这本书,传授的学生有上百人。承宫从他房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朗诵,感到很喜欢,便忘记了他的猪,听徐子盛讲经书。猪的主人对他还未回来感到十分奇怪,便前往去向承宫索要(他的猪)。看见他在听讲经书,就想用竹鞭打他。学社内的学生一起阻止,猪的主人才没有打他。承宫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门下学习。承宫在那干苦活,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很多年后,最终精通了这本经书。

注释

少孤:少,年少;孤,丧父

明:精通;懂得。

授:传授;教。

诸:所有的。

好:喜欢,爱好,喜好。

怪:对......感到奇怪。

索:索要。

承宫:东汉人。

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

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

樵薪:砍柴。

苦:干苦活。

庐:屋,此指书舍。

笞(chi).:用竹鞭鞭打。

数:几。

欲:想要,欲望。

勤奋能使不能人有所作为。

学习须勤奋。

承宫的特点是好学上进,吃苦耐劳

学习要有毅力方可成大业

相关作品

弄巧拙逾甚,合欢愁转多。

擘金盟似海,搔王泪成河。

天运真旋磨,人生特掷梭。

身闲凉月好,且与醉无何。

()

密叶蜡蜂房,花下频来往。不知辛苦为谁甜,山月梅花上。

玉质紫金衣,香雪随风荡。人间唤作返魂梅,仍是蜂儿样。

()

想不劳、添竹引龙须,断梗忽传芳。记珠悬润碧,飘飘秋影,曾印禅窗。诗外片云落莫,错认是花光。无色空尘眼,雾老烟荒。一翦静中生意,任前看冷淡,真味深长。有清风如许,吹断万红香。且休教夜深人见,怕误他、看月上银床。凝眸久,却愁卷去,难博西凉。

()

忆昔乘舟遍远征,和风恶浪每殊情。同舟死丧身今老,欹枕江声入皖城。

()

绣斧东行燕甸雪,牙樯春动楚江云。逢时可少鹰鹯志,避路应无豺虎群。

铜柱何人留汉绩,桂林今日想秦勋。近传蛮洞人多毒,好遣霜威破瘴氛。

()

高展蒲帆一片秋,独怜宛水又依刘。春风未选扬州梦,明月先招太白楼。

诗访青山凭谢屐,酒酣红烛问吴钩。此行旧雨多挥手,回首江峰数点愁。

()

千里怀人念故乡,应多感慨遇重阳。殷勤尽在诗编里,目极南天忆雁行。

()

安溪湖平行棹多,黄头竖儿倚棹歌。梅花照眼送寒色,酒晕著脸生春和。

炎凉世态翻覆手,江水长静风吹波。出门一笑天万里,白鸥浩荡如吾何。

()

浓翠幕晴岚,春山古寺间。鸟啼花落处,曾共扣禅关。

()

我已无言类楚囚,羡君诗思满归舟。狂耽白堕湔尘梦,独倚黄花惜剩秋。

几悲心期存故国,聊从物外觅真游。空江日落愁何极,芦荻萧萧亦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