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三到

读书要三到朗读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

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注释

误:错。

倒:颠倒。

牵强暗记:勉强默背大意。

见:同“现”,表露出来。

晓:知道。

漫浪:随随便便,漫不经心。

急:重要,要紧。

矣:相当于““了"

岂:时常,习

乎:吗,语气词

余尝谓:我曾经说过。谓,说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朱熹朗读
()

相关作品

黄旗传檄趣归程,急服单装破夜行。

肃肃霜飞当十月,离离斗转欲三更。

酒消顿觉衣裘薄,驿近先看炬火迎。

渭水函关元不远,著鞭无日涕空横。

()

君是神仙人,应识蓬莱路。

愿将尘土客,共向蓬莱去。

蓬莱高高东海东,烟波渺渺鞭飞龙。

窗间棋罢一笑许,扶桑倒影千度红。

刀圭绛雪从君得,天风泠泠吹两腋。

窃桃小儿意安在,乘骏天人何处觅。

尚闻金母呼众灵,瑶池夜晏千云軿。

金檛玉斧散光景,凤歌鸾舞流芳馨。

低头再拜谢君力,谢君洗我尘土腥。

千岁还家作鹤语,朝市不知人姓丁。

()

月姊妆成,向银河浅湾,自泻脂盝。红芳潋滟,早西风筛上,几堆金粟。

绯衣梳裹好,乍卸却、厌禳妆束。偏罩秋篱外,望来绝似,雁背夕阳幅。

累累绛绡微蹙。爱珑璁细缬,相间黄玉。枝头桂父,想夜来微醉,脸霞初足。

仙翁颜渥赭,带笑睨、孀娥幽独。缥缈天香满,银蜍捣来丹臼熟。

()

日入柳风息,月上花露多。

东轩颇幽敞,夜静时一过。

鸟散庭中树,虫鸣阶下莎。

北斗何低昂,疏星没横河。

独赏谁晤语,感慨成悲歌。

怀哉岩桂台,邈在姑山阿。

()

十月嘶胡马,南来饮潞河。

论功自有定,报国岂无多。

雾拥宫门隔,星飞羽檄过。

中兴见神武,不许郅支和。

()

爨突曙烟新,蚕房绝四邻。相逢江上路,且醉瓮头春。

稚子摘红叶,家人烹紫鳞。感君情独厚,应不笑家贫。

()

羡他骢马郎,元日谒明光。立处闻天语,朝回惹御香。

台寒柏树绿,江暖柳条黄。惜别津亭暮,挥戈忆鲁阳。

()

羡传姑妇死为神,化石真成不坏身。

千载兀然岩口立,举头指点往来人。

()

恸器论时事,幽居祇杜门。自然忧未弭,那不眼潜昏。

火齐终无颣,泉沙暂有浑。谁资上池水,洞视一方垣。

()
<p>黄阁百年如梦里,弃却三公位。妻子不属官,得觉囫囵睡,虚檐外日高犹未</p><p>起。楼头柳丝风力软,寂寞闲庭院。独自倚阑干,落尽桃花片,青山不知郎近远。</p><p>双双月下重相会,鸾凤成佳配。笙歌出入随,珠翠添娇媚,劝君莫惜花前醉。娑</p><p>娑一庭虽是小,未若贫而乐。放将云归去,唤得鹤来到,和一座好山都占了。小</p><p>梅香走将来吹灭灯,搅了读书兴。腌争小贱人,传着姐姐夫人命,教哥哥睡去</p><p>来他独自冷。</p><p>  残妆儿匀佛髻儿歪,越显的多娇态。十指露春纤,款解香罗带,凌波袜儿刚</p><p>半折。</p><p>  敲才徒恁的欺负咱,几夜不来家。刚道不思量,争奈情牵挂,何处绿杨闲系</p><p>马? 九日</p><p>  萧萧五株门外柳,屈指重阳又。霜清紫蟹肥,露冷黄花瘦,白衣不来琴当酒。 讥士人</p><p>  皂罗辫儿紧扎捎,头戴方檐帽。穿领阔袖衫,坐个四人轿。又是张吴王米虫</p><p>儿来到了。 赠莺儿妓名</p><p>  迁乔便寻同志友,处处啼春昼。撺花锦杼鸣,掷柳金梭斗,弹丸儿那一个先</p><p>下手? 刘春景妓名</p><p>  落红满地谁是主?送得春归去。有意惜花残,无计留春住,楚阳台梦儿中云</p><p>共雨。 咏所见</p><p>  后园中姐儿十六七,见一双胡蝶戏。香肩靠粉墙,玉指弹珠泪,唤丫鬟赶开</p><p>他别处飞。</p><p>  酸斋降笔作清江引一阕赠铁笛道人</p><p>  铁笛一声江月晓,催上长安道。金带紫罗袍,象简乌纱帽,谁不说玉堂春事</p><p>好? 相思</p><p>  愁听画楼檐外铁,又值蛩秋夜。心中无限思,最怕窗间月,这其间多情何处</p><p>也。梦回枕边人去也,帘外无情月。如何你独圆,照得人来缺?恶相思挽霜毫不</p><p>次写。</p><p>  怕听秋来促织吟,镇日情难禁。病儿疾渐沉,书儿全无信,但合眼巫山有梦</p><p>寻。</p><p>  鱼沉雁杳绝信音,泪滴香罗印。一别更数春,想念时时恁,怎忘得那宵一片</p><p>心?</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