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朗读

大江分九流,淼漫成水乡。

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译文

大江分为九个支流,淼淼的样子简直成了水乡。

撑船人乘着水势行船,来来往往都逗留在浔阳。

我借这好时机漫游五湖,在水上漂泊经过三湘。

观潮感到枚乘《七发》的壮观,凭吊屈原痛苦沉江。

高高的魏阙常挂心怀,金马门待诏我不能遗忘。

遥念去南方过冬的上林雁,河水解冻时已往回飞翔。

注释

明海:即指彭蠡湖,唐人往往称湖为海。

流:一作“派”。《说文》:派,别水也。

淼漫:一作“淼淼”。

利涉:船的代称。至:又作“逗”、“经”、“过”。

五湖:泛指湖南、湖北一带的湖泊。一说太湖。

经:又作“过”。三湘:漓湘、潇湘、蒸湘(或沅湘、潇湘、蒸湘)。泛指湖南一带。

涛:一作“潮”。枚发:枚乘《七发》曾写“广陵观涛”一段。

沉湘:屈原所沉汨罗江为湘江的支流,所以说“沉湘”。

魏阙:宫门外阙悬法之所,因一代帝王所居。恒在:指常在。

金门:金马门的省称。金马门是汉代宫门名,学士待诏之处。

上林雁:上林是宫苑名。事见《汉书·苏武传》。

冰泮:冰融,解冻。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48-50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是作者在漫游浔阳之际写的山水行旅诗。这首诗清淡自然,写作者自浔阳泛舟至彭蠡湖的经过,表现出了孟浩然诗歌的语言不钩奇抉异而又洗脱凡近,“语淡而味终不薄”的特点。

  此诗以景入手,穿插用典,如:“枚发,屈痛。魏阙心,金门诏,上林雁”,写出其行旅中见到的壮美景致,同时抒发自己不遇明主,置身在野无发报效国家的复杂心情。这与“其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其咏诗,其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因之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而放还未仕。”之时有同感。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孟浩然朗读
()

相关作品

四郡甘棠清到底,一枝丹桂庆流芳。

()

青春到白首,胶漆更他谁。

话别水亭酒,断章山驿诗。

平生今地下,后死独天涯。

执绋万官路,欲前筋力衰。

()

客是虬髯张仲坚,艰难只手欲回天。舳舻衔尾曾横海,正朔前朝当纪年。

赐姓早邀隆武识,孤忠讵逊晋王贤。閒来暂过开元寺,犹有苍松起暮烟。

()
<p>莲花峰头望帝舟,双忠祠前吟古愁。日星河岳浩然气,大笔更向蚝墩留。</p><p>里人敬忠宝遗字,未入南中金石志。我来下马读残碑,吊古茫茫满襟泪。</p><p>三闽四广何苍黄,胡尘上掩天无光。力支残局赖丞相,间关万里来潮阳。</p><p>双髻峰高练江曲,长桥小市驻行纛。破碎河山小补完,警枕中宵睡初熟。</p><p>于时人心方翕然,盗魁擒馘尸军前。四方响应大和会,祥兴天子平胡年。</p><p>里改今名定斯义,岂为南中好天气!幕府流离半死生,可惜无人述公意。</p><p>更取千秋名镇名,军中凤叔为留铭。当时赤手扶天意,誓欲畀勿东南倾。</p><p>五坡岭边鼓声死,丞相北行残局已。复壁犹藏痛哭人,此邑民原多义士。</p><p>东山谁筑丞相祠?英风如见提师时。手酹睢阳守臣酒,口吟杜陵野老诗。</p><p>残疆更祝和平福,自为里人画此幅。墨沈淋漓玉带生,镌上穹碑石痕绿。</p><p>屡经劫火碑难烧,碑趺赑屃临虹桥。江流桥下天水碧,行客能言炎宋朝。</p><p>大峰北宋公南宋,凄凉君国弥增恸。此桥曾过勤王师,斜日寒潮满桥洞。</p><p>鲁戈回日难中天,潮生潮落穹碑前。粤潮有信杭无信,空嗟三日签降笺。</p><p>南来未尽支天策,碧血丹心留片石。壮哉里门有此观,大书三字碑七尺。</p><p>字高二尺奇而雄,笔力直迫颜鲁公。旁书九字庐陵某,过者千古怀孤忠。</p><p>碑阴何人识何语?询之里人不能举。独有公书永不磨,卓立四朝阅风雨。</p><p>蚝何为者避公书,帖然徙去如鳄鱼。尔虽么䯢识忠义,愧彼卖国降虏奴。</p><p>安得石阑周四角,上覆以亭备榱桷。公书纵道神物护,亦恐年深或斑剥。</p><p>平生我忝忠义人,浪萍还剩浮沉身。壶卢墩畔思故里,义师散尽哀孤臣。</p><p>凌风楼头为公吊,振华楼头梦公召。眼前突兀见公书,古道居然颜色照。</p><p>斗牛下瞰风云扶,愿打千本归临摹。何时和平真慰愿,五洲一统胡尘无。</p>
()

举国无名川,一湖何滉瀁!环抱三百里,下窥五十丈。

神武开辟来,亘古无消长。氿泉日穴出,洑流失归向。

一碧湛空明,万象绝依傍。昂头只日月,两轮互摩荡。

我来驾一舟,杳茫迷所往。谓是沧溟游,乘风破巨浪。

何图众山顶,乃泛海荡荡。关东昔豪杰,割地争霸王。

汤池据此险,漆城莫敢上。迩来司农官,又作填海想。

凿脉乾此湖,可得千沃壤。纷纷校得失,尧桀我俱忘。

且作烟波徒,容与打双桨。

()

粉纭隔窗语,重约蹋青期。总得相逢处,无非欲去时。

恨深书不尽,宠极意多疑。惆怅桃源路,惟教梦寐知。

()

两鬓点秋霜,黑白交相互。

倒指数行年,如日斜岁暮。

始汙千佛经,颇叹儒冠误。

夜声喧爆竹,晓炬惊鸦树。

又是一年新,三百六十度。

()

少豪扛鼎复搴旗,倏忽才情已竭衰。

今无百斤金买赋,古有九千缣作碑。

毛锥尽秃难藏老,麈尾高悬合授谁。

他日学人求肘后,不消挽些与哀词。

()

枫桥酒味胜官坊,随分红裙取次妆。

月照乍圆新气象,僧闲不减旧风光。

一桥地势横分水,两岸人家竞采桑。

惟有塔铃太多管,笑人来往自玎珰。

()

一首诗来百度吟,新情字字又声金。西看已有登垣意,
远望能无化石心。河汉期赊空极目,潇湘梦断罢调琴。
况逢寒节添乡思,叔夜佳醪莫独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