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朗读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

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诵北山移。

译文

听到春山杜鹃一声声啼叫,既是为我送行,又是盼我早日归来。早上飞来的白鸟似乎是在责怪我违背誓言与其分离。

我当初想效仿郑子真,陶渊明终老田园,对着岩石坐卧,学陶元亮赏菊。现在我出仕做官,恐怕要被人用《北山移文》来耻笑了。

注释

杜宇:又名杜鹃、子规,鸟名。鸣声凄历,能使旅客起思乡之念。

白鸟:水鸟。上句的杜宇的送行诗与这句的白鸟背人飞,都是不忍相别的意思。“白鸟背人飞”尚含有返回的象征。

郑子真:汉时谷口人。

陶元亮:陶渊明名元亮。

《北山移》:即《北山移文》。

参考资料:

1、李肇翔 .《辛弃疾词》 :万卷出版社 ,2009年 :第207页 .

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的春天。辛弃疾从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至光宗绍熙二年(1191)冬,被罢黜闲居上饶带湖整整十个春秋。绍熙二年又被南宋当局任命福建提点刑狱,时年五十三岁。这首词是在赴闽时写的。

参考资料:

1、朱德才、薛祥生、邓红梅、 叶嘉莹 .《辛弃疾词新释辑评》 :中国书店 ,2006年1月 :第781页 .

  上片写景,借鸟语传情。辛弃疾对他的重新出任,并没有一般失意文人在偶然得意时的那种“春风得意马啼疾”的快感。相反,他写了这样一个开头:“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当他在春山间行走时侧耳倾听,杜鹃鸟一声声长啼,很有抒情意味,仿佛是为他而写下的抒情诗一样。然而杜鹃的啼鸣,古人都以其声如“不如归去”,能动旅客怀归之思。那么作者只见它送行的殷勤,不觉它劝归的意思,显然是在装糊涂。这里说“送行”,是嘱他别忘归来之意,表达了作者未出行即思归乡的心境。末句突然一个反顿:“朝来白鸟背人飞。”借白鸟见他出山,就因怨愤背飞而去来显化自己的矛盾心情。这里仿佛是目遇心感,随缘而得,但其实是经过构思,富有深意的。因为第一,作者用了自己的旧典:当年他初隐带湖,就在词里表示过与盟鸟结盟,永不背叛,(《水调歌头·盟鸥》)而今居然食言了。第二,作者还借用《列子》典故,表明当人有了机心之后,白鸥自会识破而远飞避害。而今白鸥见他就背飞而去,显然是不满于他那欲有作为的机心。所以白鸟这个意象,虽然取象于当前,但一能显示他的自笑机心,二能显示他的自笑背盟,措意曲折而深隐。

  下片写情,借典故寄意。前两句,借汉代隐士郑子真屡受诏书而不肯出,东晋大隐士陶渊明一挂冠即至死不仕的典故,表明当年自己也曾像郑子真,陶渊明一样,隐于岩石下,手把菊花饮。末句突然一个反转,以前人讽刺同隐者违约出仕而作的《北山移文》,来自嘲自己的愧对山中故人,不能像郑子真,陶渊明一样坚定其志,却是半道背盟了。这次出山,与其说是为国家建功立业,不如说是对这些年来久已习惯了的“隐逸生涯”的背叛。值得注意的是,他不待山中故友起而讽刺自己,就已经感到这种大谈归隐之趣后再出仕的行为可吃可羞,说“而今堪诵”,这表明,作者此时确实面临着心理上的压力。这压力,是作者用世与避世的矛盾心情的充分反映。

  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借物借事传情达意,把准确和曲折的效果相结合。在结构上,上下两片都采用前二后一的逆转句式,使重心落在每片的末句。而两片之间,结构对称,表意均衡,显得整饬、有力。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朗读
()

相关作品

几年生一贤,大任天所授。

三光五岳气,半点无缺漏。

胸中老规摹,超出造化囿。

静为动之机,燕坐运宇宙。

艮居冬春间,初度恰先后。

用心得艮体,所以仁者寿。

()

见说姚家与魏家,紫琼黄玉剪纷葩。亭亭贵重推名辈,岁岁清明赏大花。

日褪晓晴连影好,露添夜冷并枝斜。一从娄舞霓裳遍,憔悴春风怨物华。

()

涌金门外,记年时,曾上篮舆游冶。衫子藕花娇婢喜,柳下香尘吹马。

万玉哀鸣,孤云幽秀,琢就春词雅。狂才高气,一时情态如画。

念昔脱略公卿,移床骂座,曾黜田巴价。身隶妆台心愿足,好伺横波倾泻。

帘底猩红,枝头小翠,雨打风吹罢。寒泉秋菊,百年多少悲咤。

()

罗绮如烟粉作丘,青娥国里小诸侯。河阳不敢谈花事,只是天堂见亦羞。

()

我忆茅林深处,泠然一掬寒湫。山月娟娟相照,何人独抱清秋。

()

宫阙金银火化时,蜃楼海市望迷离。纸钱也要飘洋用,惑得台风阵阵吹。

()

出入兵戎里,挥毫代执戈。

病余身易老,日短事偏多。

山月出青霭,江风生白波。

心专图报效,才薄愧蹉跎。

()

如驶舟行疾,声喧万马归。奔云随岸转,远树负天飞。

风足帆能饱,江宽浪亦威。好山难注目,樯燕漫相依。

()

寇乱何时息,人才此日艰。干戈悲老至,江海愧身间。

北极尊长拱,东溟势尽环。凶渠须自缚,万一贷苗顽。

()

忆赋远游曲,长为异土人。箫声淮甸月,柳色帝城春。

玄发故粘漆,素衣空染尘。归来林壑底,聊复养吾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