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词

绿水词朗读

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

为有倾人色,翻成足愁苦。

东湖采莲叶,南湖拔蒲根。

未持寄小姑,且持感愁魂。

译文

清风朗月之夜,心爱的人儿在哪里呢?

正因为她长得实在太美了,反令我苦苦相思不已。

也许她正在东湖采莲叶吧?又可能她在南湖拔蒲葵根吧?平野漠漠,她究竟在哪里呢?她采的莲叶会给哪个人呢?

可不要先送给她的姐妹们,要是她知道我在如此苦苦地思念她,为了她而忧愁,她该先拿来送给我,一慰我的愁怀。

注释

绿水词:《琴历》:“蔡邕有五弄:游春,绿水,幽居,坐愁,秋思。”太白《绿水词》云:“绿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风月:清风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阿侯:相传为古代美女莫愁的女儿。

倾人色:一作“倾城人”。

拔:一作“折”。根:一作“茸”。

小姑:此泛指少女。

愁魂:一作“秋风”。

参考资料:

1、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798-801

绿水词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爱情诗。叶葱奇先生在其疏注的《李贺诗集》中已经发现,这首思慕所爱的诗中的“阿侯在何处”,与《七夕》中诗人所思念的所谓“钱塘苏小小”及《恼公》中的女主人公似乎都是一人,三诗同样表达了一种因爱慕却不能获得对方的爱情的忧愁。

参考资料:

1、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798-801

  在李贺集中,这首诗的写法是很独特的。

  李贺作诗取法于《楚辞》早已是定论,至于有人说李贺之诗“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褒扬亦甚。可能是李贺太喜欢标新立异的缘故吧,其诗趣实迥异于楚《骚》,走入幽冷鬼怪一路。从而人们往往忽视李贺也曾从南朝乐府民歌中汲取过养料。这首《绿水词》就是明证。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在内容上与南朝乐府多言男欢女爱相一致,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素来喜用幽冷孤凄的字眼的诗人此番一反常态,诗歌所显现出来的情感是明快的,且多效仿南朝民歌近乎口语化的语言,很多词语还直接取自于乐府民歌,读来清新可爱。素性忧郁的诗人难得有这般轻快的心情。虽然此诗的主题,是良夜思忆所欢,中间渗透着一丝淡淡的苦味,但这在李贺已是很少见的了。

  除了李贺在此诗中的“取径”南朝乐府问题外,诗句本身几乎不用加以解释了。“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梁武帝有诗云:“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又有人据别书说阿侯是妓女,此句则指诗人所想念的女子。梁武帝的诗很明显是从民歌中汲取养料的,阿侯也许是当时民间所传的人物。李贺此诗的第三句又从汉李延年的诗中化出。李延年原是伶人,其诗云:“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贺这里反其意而用之。“为有倾人色,翻成足愁苦。”相思不已,又无从寻觅,诗人心中因惦念她而产生许多遐想:也许她正在“东湖采莲叶”,又可能她在“南湖拔蒲根”。她采的莲叶会给哪个人呢?“未持寄小姑”,意谓:不要先送给她的姐妹们。“且持感愁魂”,感愁魂是说诗人苦苦地思念她为她而忧愁。意谓:她该先把莲叶拿来送给诗人。

  比较一下南北朝时的《采莲童曲》:“东湖扶菰童,西湖采菱芰。不持歌作乐,为持解愁思。”不难发现,李贺此诗的后半首与这首民歌的措词、含意非常相似。李贺平时作诗冥思苦索、呕心沥血,奇峭的风格往往使人们忘记李贺创作时曾那样苦心孤诣、曾经精心雕琢,但细心的读者还是可以见出他因刻意求工而露出那份雕琢的痕迹来的,而以这样洗炼、明快的语言表达诗人缠绵悱恻的情感,在李贺实为难得。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李贺朗读
()

相关作品

洞庭南,桂岭北,衡山连延潇湘黑。中有祝融如髻鬟,嵯峨七十二峰间。

祝融不自知,千山万山如回环。回环面面芙蓉里,俨如天仙朝紫皇,千官百辟遥相望。

半夜每瞻东海日,六月常飞满树霜。龙拿凤攫熊虎掷,云生雾灭何时极。

我来正值太平时,况有山僧似畴昔。凭高一览四海空,草间培塿安足雄。

盘盘罗汉台,翕翕炎帝宫。复恐九天上,视我如井中。

朔风日夜相腾蹙,谷老崖坚松柏秃。古来铁瓦尽飘扬,山上至今犹板屋。

山僧劝我歌,我歌徒自伤。天下五岳嵩中央,此山与我俱南疆。

我今三十始一见,北望中原天更长。

()

江城分手处,夕雨更沈沈。野树含滋色,层峰没翠岑。

空濛关塞远,飘泊海门深。送别情无限,丝丝泪染襟。

()

一曲秦筝春酒浓,暖云轻扑翠鬟松。玉骢千里关门晓,鶗鴂数声烟树重。

()

日常供鲤鲙,旦辄汲江流。儿溺言游学,妻还感遗羞。

()

江绡湘缬,有佳人障袖,初试新寒。醉倚霜篱,粉渍误认霞丹。

莫是天台话别,腮泪洗、冷雨潸潸。仙源避世,怎贺秦正,犹拜风鬟。

问陶潜、去后林园,菊径寻芳,几许阑珊。路入元都,春风人面依然。

谁教媵梅根叶,江渡早、潮湿衣斑。天鸡一唱,梦醒刘郎,暖酒炉残。

()

南楼冰雪尽,江郭岁年穷。暮岭延西日,枯条振北风。

孤云天一握,万事鬓双蓬。徙倚青烟灭,萧条在眼中。

()

缭绕竹青沙白,缘情政可生愁。

寂寞雁秋猿冷,未妨相与成游。

()

今年举进士,必谁登高第。

孙传及孙仅,外复有丁谓。

到京见陈访,好尚同韩洎。

馆中诸仙郎,纶閤贤三字。

翰林四主人,列辟群英粹。

奔腾走大名,淜轰天邑沸。

怒浪航斯济,骏蹄御良辔。

缘险径梯空,饿肠劳填味。

我何为欣欢,名身苦将悴。

北塞绝戎勋,南荒政遭坠。

焦焦家殚穷,口众食增累。

雏豝余十辈,业学莫能器。

发白壮心衰,不觉老之至。

跼缩步九衢,羞畏同腐婢。

仰瞻尔数子,吾道终焉寄。

无为忽于予,斯文幸专继。

()

三年两度哭亡儿,莫怪衰翁舐犊痴。谁使为生便为死,可堪成喜亦成悲。

青蛾怨积兰枝梦,黄壤能酬瓜瓞期。等是人间慈孝事,□□□□□□□。

()

客去车尘未敛。古帘暗、雨苔千点。月皎风清在处见。奈今宵,照初弦,吹一箭。
池曲河声转。念归计,眼迷魂乱。明日前村更荒远。且开尊,任红鳞,生酒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