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曲人)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二。唐代。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
耕作之余不时到田里,把草拨开,和农民随意交往。
见面之后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田里的桑麻已经渐渐长高,我垦种的土地面积也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野外:郊野。罕:少。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这句是说住在田野很少和世俗交往。
穷巷:偏僻的里巷。鞅( yāng):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轮鞅:指车马。这句是说处于陋巷,车马稀少。
白日:白天。荆扉:柴门。尘想:世俗的观念。这两句是说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
时复:有时又。曲:隐僻的地方。墟曲:乡野。披:拨开。
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但道:只说。
这两句是说桑麻一天天在生长,我开垦的土地一天天广大。
霰(xiàn现):小雪粒。莽:草。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372页
2、邓安生.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1
3、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43-54
4、曹明纲.陶渊明鲍照谢灵运诗文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24-28
5、唐满先.陶渊明诗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1-26
6、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53-59
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这不仅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他无限亲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目中,恬美宁静的乡村是与趋膻逐臭的官场相对立的一个理想天地,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和谐自然。因此,他总是借田园之景寄托胸中之“意”,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本质的美。《归园田居》组诗是诗人在归隐初期的作品,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心情,这一首则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
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
诗人“久在樊笼”之后,终于回归田园,他摆脱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的仕官生活,就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的情景,他总算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诗句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片自得之意,那正是摆脱了官场的机巧,清除了尘俗的应酬“复得返自然”之后的深切感受。
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自由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
诗人的身心俱静。在这四句中,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柴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里人。墟曲,墟里、乡野。曲:乡僻。披:拨开。这两句是说,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话桑麻长。”这两句是说,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虚掩的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诗人也并非总是独坐“虚室”之中,他时常和乡邻们共话麻桑,可见他在劳动中同农民也有了共同语言。在诗人看来,与淳朴的农人来往,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与充满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这是以外在的“动”来写出乡居生活内在的“静”。
土:指被开垦的土地。这两句是说,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霰:小冰粒。草莽:野草。莽:密生的草。这两句是说,经常担心霜雪降临,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当然乡村生活也有他的喜惧。庄稼一天一天生长,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生怕自己的辛勤劳动,遭到自然灾害,毁于一旦,心怀恐惧。这里的一喜一惧,反映着经过乡居劳动的洗礼,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纯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让读者在其中去领略乡村的幽静以及心境的恬静。全诗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里描绘的正是一个宁静谐美的理想天地。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弃故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
路局苲。虎豹嗥动。鸡惊禽失。群鸣相索。登高山。奈何蹈盘石。
树木丛生郁差错。寝蒿草。荫松柏。涕泣雨面沾枕席。
伴旅单。稍稍日零落。惆怅窃自怜。相痛惜。
。。。
。。。
世径转蓬勤,清秋袂一分。揽绥霜日肃,前路鼓笳闻。
诛卯元兼武,出师非乏文。渤光摇组练,淮色变风云。
阵偃龙蛇互,威行虎豹群。檄须陈记室,客有孟参军。
校猎归常月,投壶醉每曛。椎牛将士饱,卖剑妇男耘。
河伯黄楼压,芒砀赤气殷。徐人信慄悍,楚壤郁氤氲。
诸盗山东起,长驱宇内焚。斯邦实兀兀,朝论日纷纷。
挽漕初疑阻,提兵竟策勋。疮痍鉴不远,喉胁仗须君。
鸮击豺狼伏,春敷草木薰。异时功业地,壖海接江濆。
。。。
。。。
云黯三湘,哀沉七泽,苍茫莫慰忠魂。先朝往事了无痕。
水流碧,孤臣血,鞠躬尽瘁,无补乾坤。最可惜、徒拚一死,未报君恩。
江声呜咽,沙沉折戟,荒冢空存。任骚人凭吊,惆怅黄昏。
剩一片、寒烟衰草,千载下、凄绝江村。幸田父、岁时伏腊,奔走荐鸡豚。
。。。
。。。
。。。
。。。
匆匆腊鼓催年换。天容我公闲散。坡老生朝,刚过三日,绿野又开芳宴。
不堪系念。正冰蹴黄河,烽传赤县。风鹤惊心,层云不障满山远。
相期及身强健。想名山一席,定遂初愿。英猎丛残,网罗放失,凭仗一枝湘管。
沧江卧晚。正大陆龙蛇,付之不见。且尽余欢,趁花堆酒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