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浑山庄

陆浑山庄朗读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宋之问这首《陆浑山庄》诗,是他前期的作品。

  他在《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中写道:“揆己道德余,幼闻虚白旨。贵身贱外物,抗迹远尘轨。朝游伊水湄,夕卧箕山趾。妙年拙自晦,皎洁弄文史。谬辱紫泥书,挥翰青云里。事往每增伤,宠来常誓止。铭骨怀报称,逆鳞让金紫。安位衅潜搆,退耕祸犹起。栖岩实吾策,触藩诚内耻。”虽然他一生混迹于官场,在宦海中几经沉浮都没有痛下决心,绝尘归隐,但他爱好山水之心却是真挚的。他在长安附近有蓝田辋川别业(后为王维所居),在东都洛阳附近有陆浑山庄。他在《蓝田山庄》诗中自白说:“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有时这别业、山庄也是他宦海中的避风港。或许正因为他饱经仕途沧桑,饱尝世事无常,才更寄情于山水之间。他在这些地方短暂的“隐逸”生活期间,写下了一些优美的田园山水诗。《陆浑山庄》是其中最出名的一篇。

  首联叙事抒情,“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是说一回到陆浑山就仿佛到了世外桃源,因此诱发了退隐躬耕山林的念头。这叙事抒情中亦含有景致,侧面说明了陆浑山的清幽超尘,是隐逸的好去处。颔联主要描写自然景色,“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上句是说顺着溪流欣赏山花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源头;下句是说采摘药草寻寻觅觅竟走进了云林深处。这两句诗连用了“看”“入”“采”“行”四个动词,在动态中写静景,意象活泼而有生气。既写出了烂漫山花、苍翠林色的诱人,也表现了人物悠闲的心情。颈联主要是表现山林的人物风情,“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上句写农夫对来客热情招呼,询问姓名。下句与上是工对,化用。苏东坡《海外》诗:“花曾识面香仍好,鸟不知名声自呼。”据《古今注》的解释:“南方有鸟名鹧鸪,其名自呼,向日而飞。”鹧鸪鸟也咕咕咕咕地向来客自我介绍名字。深深山泉,幽幽山林,烂漫山花,奇草珍药,友好的农人,好客的山鸟,清幽美好的山景,不是宦海中所能寻觅得到的。尾联起句“去去”叠用,表现出急迫的情绪,去求寻独善吾身的快乐。结句没有正面写宦海风波之苦,而只是说自己无才德,愧对明时。实际上是以古之君子自居,委婉地透露出隐退山林之意。《载洒园诗话》评这联诗说:“虽违心之言,却辞理兼至。”

  这首《陆浑山庄》诗,历代诗评家的评价都很高,认为自然、高古,可与一些大家的名篇相提并论。如《葚原诗话》说:“诗以自然为上,工巧次之。工巧之至,始入自然;自然之妙,无须工巧。五言如孟浩然《过故人居》,王维《终南别业》,又《喜祖三至留宿》,李白《送友人》,又《牛渚怀古》,常建《题破山寺禅院》,宋之问《陆浑山庄》,此皆不事工巧极自然者也。”《小清华园诗谈》举例谈“何为高?曰《古诗十九首》尚矣,其次则陈思之《白马》七篇,彭泽之《饮酒》六首,左太冲之《咏史》,颜延年之《王君》,亦皆邈不可追者。近体则宋员外之‘去去独吾乐,无能愧此生。’王右丞之‘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是也。”以上所说的“自然”,包括自然朴实的语言、平易晓畅的表现形式所创造出的自然空灵的意境。“高”,指的是隐逸的思想情调。他取材、用词、造句、造境,都有独到之处,所取事物有典型性,所用词语富于表现力,既能融情与景,又能景中寓情。景与情会,杜甫曾借用过这首诗的第三联。“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的意境自然优美,极尽山色景物风情之妙趣,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

宋之问朗读
()

相关作品

人生笑口苦难开,故事当修戏马台。

已许为君拼一醉,何妨今日且衔杯。

()

乙巳之秋七月朔,太阳无光天索寞。

辟雍诸儒坐读书,谈古谈今自惊愕。

玉皇不受紫宸朝,百官拜表群阴消。

明朝丞相做礼数,宣押归堂只如故。

()

相辞因避世,相见尚兵戈。乱后故人少,别来新话多。

但闻哀痛诏,未睹凯旋歌。欲结岩栖伴,何山好薜萝。

()

廊庙江湖身世,先忧后乐心情。本是仲淹孙子,怪来夷夏知名。

()

风引春心不自由,等闲冲席饮多筹。

朝来始向花前觉,度却醒时一夜愁。

()

共次夔龙舜日边,曾将礼乐献三千。暂违天上游名岳,岂是人间作谪仙。

魏阙承恩仍玉笋,汉宫缓步复金莲。独惭山寺牵缨冕,芳草萋萋花满川。

()

新月朦胧春夜好,携酒东山,醉卧青青草。小径蛙声听悄悄,桃花一树轻烟绕。

重过难禁心似捣,劳燕分飞,忍向他乡老。归思未知何日了,不堪回首高天渺。

()

满山灯火列斋庐,十载王官奉谒初。骑省秋来还有赋,文园老去漫多书。

毡寒尚忆青绫直,台迥频瞻绛节居。拟和冰厅长至曲,昌平道上独驰驱。

()

老矣常嗟去日遒,病来更觉此生浮。

庭花舞影月当午,檐树有声风报秋。

足倦独行惊踸踔,发稀久坐怯飕飀。

鸡号日出闲无事,又向清溪弄钓舟。

()

曾闻几度说京华。愁压帽檐斜。朝衣熨贴天香在,如今但、弹指兰阇。不是柴桑心远,等闲过了元嘉。
长生休说枣如瓜。壶日自无涯。河倾南纪明奎璧,长教见、寿珪成霞。但得重携溪上,年年人共梅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