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古邺城

登古邺城朗读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

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

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译文

下马走到邺城上面,城池空空有何所见?

阵阵东风吹起野火,日幕飘入昔日金殿。

城角与那望陵合遥遥相对,漳水滔滔东流一去不再回;

武帝宫殿成废墟人已去尽,年年度废春色来又是为谁?

注释

邺(yè)城:春秋齐邑,战国魏都,三国时魏置邺都,与长安、洛阳等合称五都,北周大象二年(580)遭战火焚毁,民众南徙,隋开皇十年(590)复为邺县。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

野火:此指焚烧枯草的火。一说为磷火,也称鬼火。

飞云殿:无考,当为邺城宫殿一陈迹。

城隅(yú):城墙角上作为屏障的女墙。望陵台:即铜雀台,曹操筑。

漳(zhāng)水:即漳河,流经邺城。山西省东部有清漳、浊漳二河,东南流至河北、河南两省边境,合为漳河,今皆湮没。

武帝:曹操死后被追尊为魏武帝。

参考资料:

1、刘开扬.岑参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11-12

2、孙钦善.高适岑参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90-91

3、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148-150

登古邺城创作背景

  此诗为岑参开元二十七年(739)春天自长安往游河朔途径邺城时所作。诗人登临邺城,唯见荒草野火,昔日英雄已淹没于历史的滚滚尘埃中。诗人吊古兴怀,情之所至,感而成咏。

参考资料:

1、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148-150

  首句点题,次句一个“空”字,统领全篇。此“空”,既是对邺都故址败落凄清环境的概括,又是诗人身临其境所产生的茫然无着心情的流露,悲戚怀古之情寓于其中。“复何见”三字,以一设问,自然引出中间四句的具体描绘。东风,在古诗中尤为常见,如李商隐《无题》:“东风无力百花残,”如李煜《虞美人》“小春风吹醒万物,百花欣欣向荣。楼昨夜又东风”等等,暗示出春天已到来,呼应结句“春色”。飞云殿,从名称上可以使作者想见当年的气势。而今,在这样一个暮春的傍晚,却只有东风薛阵,野火飘飘,通过凄凉景象,写出“人去尽’。这两句例重从人事方面写“空”。

  以下两句侧重从事业方面写“空’。望陵台,为曹操当年钦酒作乐的地方,曾为曹操事业兴盛的标志,而如今漳水依然东流,高台却只与曹操陵墓空对,如诗人《临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题县南楼》中所写:“邺都唯见古时丘,漳水还如旧日流”,城角的高台与城北的流水这种种形象之间的对照和映衬,便透露出事业付流水之意。上文说“城空”,本不该再有所见,但实际上,这四句所见更突出了“城空”,并且使“空”的内容更具体化。诗的最后两句用“人去尽”总承上顶四句,再度强调“空”,回应诗的开头,使“空”字成为首尾贯串的线索。春色依然,人事惧非,这两句又是对春色的感叹,实际是对古人不常在,事业不常在的感叹。开头说“复何见”,结尾说“为谁来”,两处问句迢迢呼应,加深了这种感叹的分量,全诗遂在不尽的感叹中结束。

  这首诗以“空”为主线,通过总括、细描、抒慨三个层次的渲染烘托,写出古都邺城的“四空”,凭吊古迹,惋叹人生,寓情于景。全诗语言素淡自然,朴茂浑涵,颇有汉魏古诗的悲凉慷慨的风格。诗篇前四句五言,后四句七言,五、七言并用,不拘一格,依物事的描写、感情的起伏而选择变化,使诗歌既有潇洒明快的格调,很适于表现怀古的主题并具饱满深厚的力度,为岑参早期诗歌代表作之一。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岑参朗读
()

相关作品

材调如君许倔奇,遁身药市不求知。风流谭笑来东晋,家世渊源接上池。

经验方传函是玉,活人心在鬓成丝。从今努力行医国,沉醉休歌白纻辞。

()

愿赋斯干颂始营,辋川图画浪先名。楼前山自希文借,趣里园同靖节成。

东野输青留奕史,春风垂绛引经生。微才更阻江湖际,未得桐华洞口行。

()

鲁连大节岂容磨,回首中天感慨多。春事暗随流水去,江山如此故都何。

()

一梦巳惊还一梦,邯郸虽好只邯郸。长延凤颈毛空刷,已竭珠胎泪半残。

新霁更逢壬子破,微霜难似甲辰寒。耳轮冰冷还潮热,脑剑湍奔又海乾。

()

圜扉望断属车尘,闻道銮舆出禁闉。五夜斗杓初建子,孤臣霜鬓未逢辰。

雉罗既说嗟何及,龙性谁言不可驯。犹有钟仪数行泪,南冠相对共沾巾。

()

贺监旧山川,空来近百年。闻君与琴鹤,终日在渔船。

岛露深秋石,湖澄半夜天。云门几回去,题遍好林泉。

()

北山兮黛柏。

南江兮頳石。

頳峯兮若虹。

黛树兮如昼。

暮云兮十里。

朝霞兮千尺。

千尺兮绵绵。

青气兮往旋。

桐之叶兮蔽日。

桂之枝兮刺天。

百谷多兮泻乱波。

杂磵饶兮鹜丛泉。

竟长洲兮匝东岛。

萦曲屿兮绕西山。

山峦岏很可能是没环合。

水环合兮石重沓。

林中电兮雨冥冥。

江上风兮木飒飒。

盟清冷兮适潺湲。

白云起兮吊石莲。

客子思兮心断绝。

心断绝兮愁无闲。

步东池兮夜未艾。

卧西窗兮月向山。

引一息于魂内。

扰百绪于眼前。

意春兰与秋若。

愿不绝于江边。

()

芒砀云连古帝乡,歌风台近泗河傍。蚤提三尺安天下,尚想群贤守四方。

英魄有灵藏地远,威名无比配天长。当时赤帜知何似,红叶园林夜有霜。

()

相逢须放好怀开,已拟花前共举杯。束带又从尘里去,却邀明月待君来。

()

璧玉世所珍,常以十袭藏。

虎豹亦自爱,雾雨泽其章。

璧玉镇玷缺,郊庙登琮璜。

虎豹养成文。倏变风飞扬。

李侯知爱子,纳於道德场。

剧翳开云扃,挹洁抗同窗。

万轴架牙签,千篇垂琳琅。

灯火秋夜永,炉薰春昼长。

黄卷对圣贤,北窗卧羲皇。

欲不接耳目,心静发天光。

性宋蹈宫庭,礼教严范防。

城坚无畏敌,楫具川可航。

兹焉寄游息,鹏路观翱翔。

()